作业:(1)请关注咨询目标,并理清咨询师是如何向目标一步一步靠近的;(2)阅读并思考以下内容,识别求助者的防御及咨询师对防御的处理:
他没有回答,而是问:“你觉得我老婆在家是不是也像我这样不干好事儿?”“您觉得呢?”我反问。他立马答:“不太可能!”
职业训练让我对求助者表达时的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始终保持着敏感,因而能轻易地听出来他在“不”和“太”之间那轻微的时间延迟,也就知道他在无意识层面想跟我说的是:“不,太可能!
本次咨询的目标是修复求助者的自信。自信有赖于自尊需要的满足,而自尊和成功成正比,和期待成反比。老师最终所做的就是降低求助者的期待,从而提升自尊,进而提升自信,求助者就极有可能解决其现实问题。
自尊=成功/抱负
具体靠近过程:
一,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本部分内容转自魔法药水,感谢!)
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也就是说,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另外,控制会谈的内容,对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十分重要。假如把会谈搞得漫无边际,求助者很快就会因为无所收获而厌烦。
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
(1)最常用的方法是“释义”,所谓“释义”,也称为“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主要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详见本教材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部分。 在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时,释义的操作方法是,重复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做,使求助者感到很自然,会感到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提得合理。
“您一定想通过自己的这次特殊经历告诉我一个重要的秘密!”我的口气很肯定。
————李克富
(2)中断。所谓中断就是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咨询师利用技术使其暂时停下来。可以提问引导,或倒水等自然的方式达到效果。
“还有一次……”他欲言又止。
我没让他继续,因为我并不想知道那一次所发生的故事,而是一直在关注他对包括这个故事在内的一切所赋予的意义。
————李克富
(3)情感反射。即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在初次会谈时尽量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这往往会引起求助者的情绪紊乱,一时难以控制。因此,这种方法在治疗中也是慎用的。
(4)引导。即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那天的交流并不深入,我甚至努力把他从其所关注的性功能问题上引开,用了不少时间让他谈论那一双可爱的儿女。
————李克富
二.识别并打破求助者的防御
他没有回答,而是问:“你觉得我老婆在家是不是也像我这样不干好事儿?”“您觉得呢?”我反问。他立马答:“不太可能!”
职业训练让我对求助者表达时的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始终保持着敏感,因而能轻易地听出来他在“不”和“太”之间那轻微的时间延迟,也就知道他在无意识层面想跟我说的是:“不,太可能!
在心理学的视野下,一旦产生了怀疑,在“不太可能”、“太可能”和“可能”之间就不存在程度的差异;而失去了对妻子的信任,痛苦便从此开始!
求助者在这段对话中所呈现出来的是,防御中的投射——没干好事儿。
把本人不愿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地归于别人,这种防御机制叫作投射。把自认不好的观念和态度硬栽在别人头上,是投射最常见的形式,可以称之为推诿(即诿过于人的意思)。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本人对汉朝有不忠之心,也对他的下属猜疑心极重。这种猜疑正是曹操本人不忠之心的投射。再比如,总是指责别人自私的人,他本人往往也是自私的。
老师的处理方式是看破不说破。
三、面质与鼓励
像众多因怀疑自己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求助者一样,他在找到我之前早已去医院将自己可能存在的医学问题给排除了。因此,我的询问就变得非常直接:“如果只能说一个的话,您觉得造成问题的唯一的原因是什么?”
他愣了一下,嘟囔了一句:“不知道。”
“好好想想,您一定找过原因的!”我这样说时,用的是极其肯定的语气,其目的就是想给他一个强烈的暗示。
询问“唯一的原因”,属于面质;“您一定找过原因的”,属于鼓励。目的都是要促使求助者进行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四、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的事件A:没能顺利做爱
信念B:自己没干好事,不行了
反应C:恐惧、焦虑、怀疑、自卑
咨询师的引导:降低求助者的期待,从而提升自尊,进而提升自信。
降低其期待——只有40%的可能;降低焦虑——按照“用进废退”的原理,因为长时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他的性能力可能(正在)退化,因此我怀疑不能完成就不单纯是个心理问题;回想美好家庭,重塑对妻子的信任——一双儿女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