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社区团购又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社区团购这门生意,去年本来都快凉了,今年又迎来了一场复活赛。上半年疫情结束之后,有好几家你熟悉的互联网巨头,都不约而同带着重金,入局了社区团购。
5月份滴滴成立了橙心优选,7月份美团推出了美团优选,8月底拼多多做了多多买菜,9月份阿里也组建了盒马优选事业部;京东去年今年也都分别有试探性动作,就连字节跳动也流出过传闻,说在探索这个业务。
社区团购领域有一个老玩家叫兴盛优选,最近成了巨头们学习、挖角和合作的热门对象。因为疫情期间,社区团购的市场规模翻了三倍,一天全国能有5000万单,其中兴盛优选能拿走1/5。
社区团购这个领域的决胜关键可能在于两条:一个是,谁能完成自建供应链体系,并做到更好的供应链精益管理,因为这能节省物流仓储成本;另一个是,谁能更好的实现用户的积累、留存和实际销售额的增长。总的来说,就是降本增效。
电商直播一哥李佳琦做过两件挺酷的事儿。他曾经在自己的直播间宣布封杀美妆大牌兰蔻,因为他在卖兰蔻产品的时候,发现自己拿到的价格比另一位名主播薇娅要贵了20块钱,自己的粉丝拿到的货不是全网最低价了。
出于同样的原因,李佳琦也号召过自己的粉丝,把买走的格力高零食全部退货,并且打差评。这两件事儿还挺酷的,让我觉得李佳琦是一个从直觉上真正理解“社区团购”的人。
各大平台的文化各异,但又都有一个共同气质,就是“咱们”。你帮朋友砍一刀拼多多9块9的牛仔裤,会觉得是咱们一起去薅了厂商的羊毛;你看一个有意思的短视频,会觉得赏识甚至骄傲,因为这是咱们这样的人做出来的。但你要是在腾讯视频看到一档好节目,你会觉得腾讯可以啊,很对我的胃口嘛。
抖音快手和腾讯优酷的区别只是视频的长短吗?我认为不是,还有你、我和咱们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也能解释为什么B站看起来跟传统视频网站那么不一样,因为B站也是抖音快手那一边的,它的世界观也是咱们。
这就是我认为的,拼多多们看到的新机会:产能过剩时代,新的好生意一定不是帮企业卖东西,而是坐到用户这边帮用户买东西,成为大众需求的代理人。
甚至,优秀的买方代理人,根本不会说产能过剩,只会说需求不足。既然需求不足,我们就应该把有限的需求,投放到更值得,对我们更好的产品上去。这也是李佳琦对兰蔻手起刀落的原因。
李佳琦的玩法最高级,他手中无货,心中也无货。你们喜欢什么,你们要买什么,我去给你们找。敢套路咱们,我代表你们封杀它。这更容易获得买方的信任。
那么单纯从政治学的机制上来看,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带货买手们,其实是在这种机制里充当了代议民主制的意见领袖,他们也是会对背后的大众消费群体忠诚,代表的是大众的利益,大众也通过在他们的直播间购物,用买买买的实际行动来认可了他们这种代言。
所以李佳琦们会面对大品牌的时候非常强势,非常明确地去保护跟随自己买货的消费者的权益,所以他也就获得了这个消费群体的广泛支持。
李佳琦还做过一件特别帅的事。有一次他在直播间卖口红的时候,有个用户打字留言说,我是00后,05年的,特别喜欢你。李佳琦马上说:15岁,退出我的直播间。15岁不要在我这边买东西,除非是你妈让你买的。等你自己有赚钱能力之后再来。
李佳琦的这番话也掀起过轩然大波。当时消费市场上大家觉得,李佳琦作为一个导购也太另类了,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去关心一个未成年顾客的成长健康。三观也太正了,简直是销售人员里的一股清流。
但我们要是把李佳琦看成买方大众的自己人,就会觉得他的行为完全合理,就跟你在自家楼道里等电梯,邻居的姐姐在你身后随手帮你整理一下领子是一样的。我特别愿意相信,李佳琦不论是出于直觉还是出于成熟的理性思考,他是非常深刻地理解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来源的。来自哪里?来自买方大众。
好,说到这,咱们就说说买菜这件事。你一定发现人民日报也发评论说这些互联网巨头搞的社区团购吃相太难看。但是可以大胆想象一下10年后,你会有多频繁用到前置仓。
中国14亿人,除了小婴儿,人人都要吃菜。在我们的卖菜之路上,不止社区团购,还有好几支来路不同的兵马都在埋伏你。
国内的生鲜电商市场竞争很激烈,但战火烧了四五年之后,逐渐有两位选手证明了生存能力,抢占了行业里的班长和学霸地位。一个是背靠阿里、家大业大的盒马鲜生,另一个是腾讯投资、打法独特的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这个生鲜电商平台2014年创立,五六年来已经拿过9轮融资,投过它的机构有高盛中国、腾讯、老虎、中金资本,都是一线的投资机构,它们先后给每日优鲜投了9亿美元,等于用一大笔钱,表达了对每日优鲜选择的前置仓经营模式和内部管理模式的认可。
换句话说,这些资本在赌的是,哪一种做生鲜电商的模式和路径,是我们这种普通大众在未来十年里的主流买菜方式。
什么是前置仓?简单来说,就是电商把仓库设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可能离你办公室近,也可能离你家近。用户在线上下单后,电商能够在最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把货送给你。
十年后,生鲜行业肯定还是多业态并存,不可能一种业态垄断整个行业。但在其中,有的业态会成为人群的主流业态,大约占用户购买频次的1/2,另外的1/2的买菜需求,用户也会分散到其他场景去购买,但其他这些场景都不是主流业态。
生鲜电商行业赚钱的关键,不是提高产品的溢价,而是降低经营成本。在生鲜行业,成本主要是租金、人工和损耗,哪家这三个指标低,谁的交易成本就最低。前置仓在这三个指标上都能把成本做低。
先说租金。前置仓有2大好处,坪效高和房租低。
为什么坪效高?因为前置仓不用门店零售,不需要设置公共的双向过道,还可以把货架空间堆到最高。
所以一个300平的前置仓,空间利用率相当于一个同样面积的超市的3倍。
那为什么房租低呢?原因是,如果开超市或者小店,一般要选择人流量大的阳面店铺,而前置仓反正是送货为主,可以选择人流量少的阴面店铺,阴面店铺租金便宜,这样一来,同样面积的店铺租金多的能差出3倍来。
单平米租金差3倍,再加上前面说的坪效差3倍,租金成本就差出了9倍。
再看人工。超市和小店的是物理货架,需要专门设置理货员这个工种,因为你货架上的货品会被顾客翻乱,理货员需要不断整理这些被翻乱的货品。
而前置仓里没有顾客来门店自选货品,就不需要理货员,省了人工。前置仓的货架其实是数字货架,都在App上了,用户一样可以在手机上逛和买,数字化的货架能提高20%的营收。
第三看损耗。用户在线下门店自选菜品的时候,损耗极高。这个我们肯定也有过体会,老王想买一颗白菜,先把外面三片叶子掰掉再去称重。这三片白菜叶子就是损耗。而前置仓,是把所有的商品在中心仓分捡完、包装好以后,给到用户、给到门店。不用选,没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