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了什么?# 桢迹三十二天
1:视未来存在于当下。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
2:制定不远不近的五年规划。
3:最少要找到一项长期业余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
4:多读经典,少做段半衰期。
5: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去年11月中旬,把全书快速的扫视了一遍,几乎不太记得当时看书的感受和心得了。
当把序看完,读者如果想要在本书中寻找更好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方法,就需要从七个侧面去理解和实施。
这里面的七个侧面: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这七个侧面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错,交织,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今天再次翻阅这边书,首先要找到的重点是本书的提纲就是骨架,而去年的阅读都是把重点画在所谓认为好的句子上,也就是过度关注细节(皮毛),忽视了整体,虽然看过了,但是整本书却没有给我带来实在的影响。
假设我来写时间,我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阐述?
我会从时间的来源,以及对时间的正确理解和衡量时间的尺度三个方面去写。
13世纪,为了让大家能够准时参加宗教活动,诞生了机械表。
我会先把时间的原理引用,再用不同时期的人,不同价值观的人对时间的看法和理解。研究差异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差异化,再结合自身时间的体验去从个人的角度分析。
既然是尺度,当然就有长短,深浅之分了。这个版块我会把原理贯穿到故事中。原理就属于整章的血液,没有就活不起来。
真正能够让我们珍惜时间,只是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时间对自身的意义。我们要成为什么人,做什么事情。
这样剖析后,就会真正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自身和作者。
今日读采铜的文字,虽然整章都是在写时间,我有困惑,对于这章的的主线和重点拿捏的有些恍然,文中大量采用了原理性的文字,这样阅读的快感自然没有那么好,文中多处都是引用,对于采铜自身的观点,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切入,可能与采铜自身成长体系有关。
这本书跟《跃迁》的最大不同在于,后者不仅会将原理引用,也会采取不同角度去论证,最后结合作者自身实际的感悟,读起有深度有趣味。
师以长夷。
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