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好多意气风发的青年一样,想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大学毕业就在心里种下了创业的种子。
创业在我的心理就是一个清晰又模糊的目标,为了揭开她的面纱,我是一定要正儿八经创一回业,哪怕失败痛到骨髓,也要真真切切看一下什么是创业。
为什么说是正儿八经呢?毕业之后,gap year就折腾过一次,做儿童轮滑培训,虽然每次讲课的时候会说那是“创业”,但在我心理那只是一种体验,都不太好意思说是创业,没有模式,没投成本,团队是聊的来的几个人组在一起,没愿景,没测算过可行性,可谓是说干就干的“创业”,所以我把他当作“体验”。
经过5年的职场历练,这次的创业真的是思考过,正儿八经把知识付费这个事当成事业来开创的,但却让我千疮百孔,真正看清了什么是创业。
创业初,我以完全all in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不断开拓业务,我所擅长的是内容设计,因为做过一些培训项目,在公司内部运营的还不错,所以运营的工作,也是我来做,管内容研发和运营两部分的内容,而运营其实就是销售或者说市场,就是从0开始开拓。
但是去哪开拓呢?所以要想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的崛起,我们产品的合作方应该是线上的机构。
但是怎么和人家谈,愿意和我们合作,或者说愿意帮我们卖课程呢?所以要想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和对合作方的好处,以及什么样的话术比较容易和合作方达成合作共识。
就这样,从0开拓出了几个战略合作渠道,后来却发现我们的产品供应及模式创新的节奏很慢,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已谈好的合作,渐渐淡化。所以要想这是哪里出现的问题,发现是产品开发制作成本拖慢脚步。
但是对于开发成本问题的解决却是迟迟延后,开源节流两部分,哪个都无法达成,最终发现是股东创始人的意愿度问题,这个问题本不应该是我来解决的,我只是个执行层的COO,却要解决股东问题。
但是,我太想把这个事做成了,我不想我的生命有一秒钟是浪费的,哪怕不是因为我的因素,所以我去推动股东创始人们的意愿问题,最终发现根本是股份分配和信任的问题
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事情做起来,股份才有意义,另外一方面又觉得如果事情真的做起来了,到时候谁都不愿意把股份吐出来了,一个两难的问题,最终搞来搞去,把我对于这个项目的创业劲头消磨了,把本来一个很好的事情搞的没劲了。
(最终结果如何,等我实践完,再告知大家。没准过两天来一笔合作,我又来劲了,创业以来其实经常这样的状态:没劲-来劲-又没劲-又来劲,无限循环,但仍相信未来!)
所以,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心流】创业首位重要的是死都要达成的统一愿景。要做一件事,先不要想这个是否赚钱,先抛开所有利益因素,单纯的想是否愿意做这个事,哪怕分崩离析,哪怕炸锅卖铁,哪怕天崩地裂,都想做这个事,而且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大家也都愿意做成这个事。这是创业的第一重要的。
【脑流】创业第二位重要的却是一般创业源起的重要因素-商业模式,简单说,你的产品卖给谁,怎么卖,卖一个你赚多少钱,未来是否会增长。这其中产品的打磨最为主要,尤其在创业初始阶段,唯一目的就是先让产品触达到目标用户,用反馈完善产品,打造出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有未来。但对于当下,成本的解决是痛点难题,要么找钱,要么像马云一样造梦洗脑不拿工资给股份。要记住一点,只有能让人赚钱的老板才是值得跟随的,才是有切实能力的,其他吹牛的资源都是白扯。
【人流】创业第三位重要的却是达成愿景的根本-团队,一般筛选创始合伙人时都是找资源和能力互补的,达成愿景的可能性就更大,没毛病。而筛选团队人员的第一点,仍然是愿景是否能在团队内统一,是否是每个人都希望做的事情。第二点,每个人的资源及专业能力是否能组合到一起,正好是愿景所需要的。第三,熟悉的人则更好。有了基础团队-资源+产品+运营铁三角后,愿景进度将倍增,脑流强大,心流也强大,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市场的东风,这个项目就一定能成。
如果我再创业,我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呢?
1、打造个人品牌,输出个人的产品,先积累些目标用户,有产品定位和粉丝基础,让自己成为产品的担当人。
2、与运营人和资源人合伙创业,运营人可以是招人培养,资源是钱和品牌推广等,可以拉投资入股或资源+运营合并一个人,两人合伙。
3、建立一个站点,就跟开店一样,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不断输出你的好产品,让用户get到,不断积累,空闲时间可以谈一些小合作;
4、提升产品盈利,创业的第一目标其实是打品牌,只要商业模式能基本维持生存就赢了。第二步一定是赚钱,扩大规模或提升单价,具体看产品;
5、赚钱后,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力,收割全部目标用户,以盈利为目的,谈各种跨界合作。
6、建立用户服务体系,势能转移孵化,做成集团,占据用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愿与众多创业者,交流观点,共同成长!
愿长(微信:vincent_wang0713)
独立培训人,知识付费创业者,成长顾问
坚持“以快乐的方式,给人以成长!”
倡导“基于人员成长的角度,打造落地+创新式培训,助力战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