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当代人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上学时,我们焦虑成绩总是上不去,迟迟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工作后,我们焦虑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当下的工作,如何去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当父母后,我们常常对于如果管教孩子的问题而焦虑。
总之就是,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年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可以说焦虑伴随着我们一生。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让你快速成长,而用不好,则会让你陷入一片困境。
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对每件事都小心翼翼,喜欢想太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烦恼。
说实话,太容易焦虑的人,其实过得挺痛苦的,在心里千万遍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件小事,不用太紧张的,不断地在说服自己要放下,可脑海里的那根弦总是越绷越紧。所以常常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感觉自己很焦虑,但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
花了大概四天的时间看了《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最喜欢这本书的一处就是缓解焦虑的方法,当一些焦虑来临的时候用了这个方法也特别有效。
如果你也是那个常常因为一件事紧张,常常对未来迷茫而感到焦虑的人,下面的方法或许对你有用。
分析出最坏的结果
面对焦虑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状态就是完全陷进去了,甚至是失去了理智,忘记了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只知道此时的自己很迷茫,然后一直焦虑不已,只想找最舒服的方式去缓解这个焦虑,比如刷剧。
刚开始时是很开心,焦虑也不见了,可是过了不久之后,你会发现同样的焦虑又继续在你脑海里蔓延,这一次比上一次更难受。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我们真正找到问题的关键,就是所说的你焦虑的到底是什么?你焦虑的时候感觉很难受然后选择了一个容易获得快感的方式—刷剧去调节,短时间来看感觉很舒服,但是长期看来自己会越来越难受,为什么?
因为我们偏离了造成问题的核心点,与其说刷剧让你获得快乐,倒不如说是你在回避问题。
所以在面对焦虑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让自己觉得舒适的地方,拿出一张白纸、一支笔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焦虑,分析出焦虑的原因之后,再写出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原因”会造成哪些结果,并根据自己情况选出最坏的结果。
想出最坏结果的时候鼓励自己去接受
想出最坏的结果让自己去接受,这和“先苦后甜”很相似,先接受最坏结果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让我们迅速找出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是关于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坏的你都能接受了,那好一点的就没有问题了。
找出最坏的结果后要鼓励自己去接受。这里的接受并不是仅仅指你口中的接受,还有行动上的接受,只有这两者接受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受。
曾听到某个老师分享过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接受了所面对的事情,看他能不能把它说具体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说,你把手里的项目搞砸了,被领导狠狠地批评,应付接受的人会不停跟领导说:下次我会好好努力的,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而一个完全接受自己错误的人他会说:下次我会好好努力,并说出自己的一套具体方案,并为之付出努力。
口与行动在同一直线上时,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
平静看待结果,把精力放在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去
世上有很多事情都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很多的突然,突然到你刚见一面的人下一秒就变成了最后一面,上一秒的你还是嬉皮笑脸,下一秒却是悲伤逆流成河......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没法去改变,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面对所发生问题时的情绪情况。
有句话说“冲动是魔鬼”,确实有几分道理。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容易做出不正确的决定,等到真正平静下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也许做的一个决定就会影响一辈子,而永保平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一个在医院上班的朋友说,自己上夜班的时候,由于没有约束好病人而导致病人拔了管,第二天医生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任。
作为一名新护士的她,很是焦虑,害怕受到领导的批评,对于出现这样的问题深感惭愧,如果我当时怎么样就好了,这几个问题一直在她脑海里回旋,导致她失眠了一个晚上。
事情已经发生,如果是一直纠结于事情发生前的情景只会让我们一度陷入焦虑,而这个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自己情绪,平静去看待这个结果,找出发生这件事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把精力放在需要面对的问题上,而不是一味地惭愧。
因此,想要缓解焦虑这几步必不可少:分析出最坏的结果-想出最坏结果的时候鼓励自己去接受-平静看待结果,把精力放在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