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何老师的讲座,我不禁感叹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将内容分为了七个部分,不得不说每一个部分都使我受益匪浅。
何老师在新余中专度过了四年,从1997年到2000年,似乎在校的每一滴记忆都成了他心中的瑰宝。他感谢新余学院助他发芽,感激我们的校风严谨,感叹学风浓厚,赞美老师责任心强,才艺高,教师范儿浓。他怀念食堂的伙食,想念辣椒炒肉;回忆在图书馆用旧书占位置,一占占一年的美好时光;追忆图书馆被多次摇坏的铁栅栏……
新余学院凝聚了何老师四年的美好时光,也即将承载我的四年,无论未来如何,它终将成为我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将珍惜现在,眺望未来。
无论大学时光多么愉快,但是美好总是短暂的,毕业前夕的一场变故,使何老师游走天涯。面对事后的巨额赔偿,他毅然离开了家乡,四处奔走。在福建泉州,他和三个同伴教一个学校,四个人承担了整个武校的教学;他教过中专,为了被录用由语文老师转教数学;清明回家,甚至发现房子被冲走了……
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他仍能笑着对我们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一定要坦然面对。他甚至感激所遭遇的不幸,变故让他离开故乡,但是树挪死,人挪活,他顶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珍惜每一个机会,并且告诉我们:只要给一个平台,就要演绎精彩。他的顽强不屈让人敬佩。在未来,我们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口头的抱怨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唯有夹缝求生,紧握住那一丝希望才能走向光明。
作为老师,他一开始曾因年轻,被要求去教最差的艺术班,面对班中的学生成绩差,打架,谈恋爱,偷东西。作为班主任,他坚持魏书生所说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做,事事有人做!”他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同时,他告诉我们:班主任是学生亲密的朋友,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善于表扬,努力沟通;是人生的导师,要引领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是心灵的疏导者,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关注学生情绪;是学科的崇拜者,用课堂征服学生,那样他们才会尊重你;是公平的大法官,绝能不因为成绩等种种原因偏袒某一个人;是行为的引导者,言教不如行教,以身作则,改变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入手。
的确,班主任应当做到严慈相济,奖赏分明,不适合就改变方式,循序渐进,学生犯错了,可以宽容,但也要有限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做到不间断,强化十大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目标意识,创优意识,吃苦意识,合作意识,规范意识,节约意识,卫生意识)。同时,班主任不是神,不可能一个人就做到面面俱到,为此就要建设好班干队伍,一群好的班干部能让班主任的负担减轻不少。并且要与科任老师配合好,与家委合作好,避免孤身作战,牢记“教育就是造势,生活要有仪式感”,因而必须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何老师体会过千课万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嗓音外表是天赋,能加分不少,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需要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厚的语文专业素养;需要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因为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对课文重难点的艺术处理,虽然不用面面俱到,但仍要有所选择,回归课本;需要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准确精炼的表达;需要抑扬顿挫的语调来避免学生睡觉;需要简洁明了美观的板书,因为粉笔字是基本功,工整是必然要求;需要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需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不能满堂灌,自己少讲学生多做;需要呈现自己语文课堂的特色,也就是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讲读;需要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此外,如果想要精准教学,收获高效课堂,就必须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吃透教材,熟悉考试,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复习,以此来自编资料,抓落实;必须善于利用时间,对知识点一一过关,备课精炼,讲究方法。
何老师表示每一次赛课,都是综合考察,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好机会。磨课赛课是历练也是成长,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多方面的能力——解读教材的能力,撰写教学设计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和驾驭能力。
他的曲折经历告诉我们,勇于接受人生的挑战,不论风雨,只有熬过高压才有光明。只有具备了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提升语文专业素养,研究过课堂教学艺术,有训练科研和管理能力,并且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教师,顺利地度过生活中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