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妈妈。我儿子的成绩在初一、初二一度年级垫底。
今天,我想用我和儿子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孩子。
因为,我们每一点的付出,都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痕迹。
他终会感激我们,不仅给了他生命,而且给了他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青春生命!
1、我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
首先请大家扪心自问,真实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事实吗?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你理解并同情吗?
你会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时间,割裂成无数个毫无光彩的碎片吗?
当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材料时,你是失望地放弃,还是包容地接受?
作为母亲,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孩子很聪明,很了不起。
但他上了初中之后,我终于痛苦地接受了一个事实:
儿子不仅是个普通的孩子,而且因为比同学们小一岁,的确要笨得多。
初一初二时,语文阅读题几乎得不到分。既读不懂文章,也表达不出仅有的一点点感受。
那时候,我只有承认他真的不是个有悟性的孩子,才不会把自己气疯。
于是,当初二面临中考第一仗生物地理时,我领着儿子做了如下的努力:
我把地理书上的重要地图描摹下来,复印了若干,让儿子进行填图练习;
我每个周末要抽他背背题单,遇到世界十几种气候类型等易混淆的难题时,我和他交流如何区分理解,如何表达感受;
学校发了复习题单后,我和他各自完成了老师发的复习题单,然后互相订正答案,完成改错;
提前了一个多月,在大多数孩子开始一轮复习时,他已完成了全面复习。
因为我真正承认了,他是只笨鸟,而笨鸟只有先飞。
终于,三次模拟考试,儿子的生物和地理成绩,都排在班级前5名。
2、孩子遇到困难,你理解并同情吗?
自从我承认了他的“笨”,我开始对他在学习中的痛苦,产生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初一时,老公陪读数学,我陪读语文、英语。陪读的含义是帮他解答不会做的作业。
但仅仅是辅导数学作业,老公都觉得头痛。
忙完工作穿城回家,再把他的所有作业在脑子里做一遍,就会发现有一半是鬼画桃符。
研究儿子的试卷,成了最让老公头痛的课题。
看到儿子木讷、痴呆的疲惫,我和老公都觉得他的脑袋已经像木鱼了。
有天晚上,做证明两条线段平行的作业,老公压抑了很久的火气终于爆发了,拍着桌子吼道:
你上课到底听课没有!这么简单的题,学了三天了,还没有摸到门路!
儿子哭了,做不出的无助也一直压抑着他。
儿子成绩一直不见起色,我在阳台上也哭了。
那件事情过去几天之后,我去听了一节数学公开课。
从观看学生课上的表现,我明白了有些学生听不懂课的缘由:
老师在黑板上指点图形的时候,有个孩子正好低下头找笔;
当这个孩子抬起头的时候,老师的教鞭却已离开图形。
所以做当堂练习时,这孩子就觉得困难。
当老师评讲时,这孩子却还在埋头做题,再次错过听懂的机会。
最终,这节课的知识点,这个孩子直到下课都没听懂。并且,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懂。
那个学生两次错过的时间,总共不到1分钟。
但这1分钟,却直接导致课没听懂。
你想想,学校对听课专心程度的要求有多高!与老师要多么默契!
专心听一天课,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而我们却认为孩子理所应当地可以做到。
那次公开课后,我就跟儿子说:
这段时间的几何题问妈妈,我们两个笨蛋一起看书商量。你爸是15岁就上大学的神童,不能理解我们这种差生的感受。
那一刻,我能接收到儿子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依恋,因为我理解他。
从那天起,我陪着儿子好好把数学书上的内容读懂了,然后再做作业。
第三天,有一道几何题目,儿子就开始比我反应快了。
我赶紧鼓励他:妈妈的理科差得很,都能把几何学得将就,你肯定也学得好。
他也切实体会到,从不懂到懂这个过程中的喜悦和微弱的信心。
从学习数学这个事情,我意识到,父母的强项,很多时候会成为压制孩子成长的大山:
因为你在这方面比较优秀,所以你不能容忍孩子在这方面暂时的“笨”。
我的儿子,之前数学被他爸打击,语文被我打击。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两口子都不主动管他学习的内容了。只负责签字,并查看作业有没有改错。
3、一个妈妈的平凡日常
上了初中以后,每个家长可能都感觉到孩子的时间不够用。
为了节约孩子的时间,我们很多人都在扮演车夫、保姆的角色。
因为我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多困难,所以我总是尽可能帮他节约出更多的时间。
但是老天知道,儿子节约出的时间,是靠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割裂成无数毫无辉煌可言的碎片换来的。
从天天陪读数学的生涯中基本解放出来后,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每个工作日在家里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早晨6:20起床,到儿子房间,打开录音机,播放古诗文或英语单词的磁带(因为这时他的意识是迷糊的,不能放英语课文)。
从阳台收下几个小时前晾的校裤,拿到卫生间用电吹风吹干。
把昨晚切好的蔬菜颗粒、火腿肠颗粒,加上鸡蛋,米饭,炒成蛋炒饭。这与面包、蛋糕等交换着吃。牛奶或酸奶换着吃。
6:30,把他彻底喊起床,必须看着他穿好T恤,不然说不定他倒头又睡了。
7:10,我和他一起出门。
下午6点到家,立刻把冰箱里贮存的东西拿出来,准备晚餐,保证他进门后就能吃饭。
饭桌上的时间,是最重要的交流时间。
饭后,他看中央9台的自然类节目,或5台的体育节目,8点开始学习。
他学习的时候,我赶紧给他洗饭盒、洗校裤、购买或准备早餐。
9点过后,我会询问有没有要粘的试卷,要抄的错题,要签的字?
11点,把他安顿上床。至少11点半以后,我才能安心睡觉。
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我每天的家庭作业。上初中两年半以来,耽误次数不超过10次。
你们可能不理解,这么大了,每天还用这么陪?
我从中得到的收获,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母子关系非常亲密,他没有什么瞒着我的,平时愿意和我交流,我借机也在用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他。总的来说,能听进我的话,还越来越体谅我的辛苦。
我想,在面临是让孩子的未来成为碎片,还是自己的未来失去光环的选择面前,中国大多数的妈妈,是会选择放弃自己而成就孩子的。
4、永远不要放弃孩子
去年这个时候,我真的绝望了:儿子的状态持续不好,被各科老师批评,厌学,我也看不到他能赶上去的可能。
有天晚上,我们和他谈到夜里12点,就谈到底还想不想学习。
如果继续学习,会遇到哪些困难?有没有办法解决?
如果不想学习了,哪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父母,我们也不忍心你再受觉都睡不够的折磨,毫无意义地在课堂上神游。
或者,我们可以请一周左右的假,把瞌睡补够了,头脑清醒了,问题想明白了,再做决定。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不会把你赶出去,我们会给你提供正常的生活标准,只是你要考虑,今后自己做什么来养活自己,爸爸妈妈毕竟不大可能陪你走完一辈子。
第二天,他自己起床去上学了。什么作业也没做,全班都哗然了。晚上,班主任和他谈话,谈到将近9点。
那段时间,我真的做好了思想准备:
如果要继续读书,就转学到一个差一点的学校。
一直六百多名的状况,让孩子失去的,比收获的多得多。
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自尊自信,失去了家庭和谐,甚至连最基本睡眠都失去了!
就在我放下焦虑,不再纠结他的学习表现,打算给他转学时,他居然刹车了。
大概是觉得离开学校去闯荡江湖的日子,与做点数学题,背点英语书相比,困难大多了。
他上课的纪律问题,暂时停歇了。
我们也在如何能让他较快的看到成功上想方设法。
我与儿子商量,他勾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错题,难题,我帮他抄题在另外的本子上。他等一、两天做,把又错的题抄在专门的错题集上。
三个月后,他的物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紧接着,地理生物让他确立了自信,并且在其他同学为地理生物这两科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语数外也在悄悄进步。
初二下学期期末,儿子考了个394名,我们全家激动了好久。
这几天我都在想:只要有1000学生,就一定有第1名和第1000名。
可以肯定地说,在学习成绩上,第1000名永远都追不上第1名。
那是不是说,700百名以后的孩子,家长就没有必要为他的学习操心了呢?
如果我现在是第1000名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真正想学,我也会心平气和地陪伴他,帮助他。
考四百分,和考一百分,虽然都是第1000名,但对我的孩子来说,分数的意义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