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项目工作之余正值五一假期,做为旅游放松,和同事三人就近游览了位于凤阳的明朝文化遗址。
1 出行装备
昨晚我大致搜索了相关背景资料,确定了三个游览目的地,查好了出行路线。
凤阳,位于我们所在的蚌埠以南,因位于凤凰山南而得名。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和发际于此,与大明王朝渊源颇深。
2 湮没的明中都
今早九点,我,振华和肖师兄一行三人从位于蚌埠的宾馆启程,去往明中都。明中都是明朝立国时的首个都城,地位和保存完好程度远不及之后的南都南京与北都北京。经两次换成约1小时我们就来到明中都南端的承天门遗址。令人唏嘘的是承天门早已不在,左边是考古现场,右边是建设工地。寻着小路往里走约50米,便踏上了中轴道,一眼望见了尚存的午门遗址。说是午门也就只剩一段城墙和三个门洞。登上城墙,朝南放眼,尚有一点居中南面的感觉;向北观看,则仅有丛丛绿草荒地而已。
3 肃穆的龙兴寺
从明中都向东,沿着护城河行进2.4公里,穿过县城街道来到了龙兴寺。龙兴寺为朱元璋早年出家为僧之地,又名皇觉寺。穿过两个华表进了寺门,先是一条绿树掩映的幽径,而后就看到了天王殿。过了天王殿依次是大雄宝殿、观音殿、大明王朝殿、藏经楼、五百罗汉殿等主体建筑。由于政府维护和香客礼佛,整体情况都还不错,香火不断。
4 葱翠的明皇陵
中午12点多简单吃过午饭,我们打车再向南去往7公里外的朱元璋父母的衣冠冢--明皇陵。一进皇陵就是一条笔直的南北向神道,沿途垂柳松柏翠绿茂盛。开头是简单的绿道,而后是颇具特色的31对石象生,包括麒麟、羊等石兽,石人马,石文武等。之后是仅存的一座跨越金水河的御桥,过了桥的左右两侧分别是皇陵碑和无字碑。皇陵碑为朱元璋亲笔题书,记录自己的艰辛生世和戎马生涯;无字碑则表达对父母已以言表的追思。神道的尽头便是其父母的坟--一座圆形的土丘和其前的香火供奉台。
游览完毕,原路乘车回到蚌埠也才下午4点。
凤阳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根据地和发祥地。洪武大帝朱元璋出生贫寒,通过个人努力和集体奋斗推翻了元朝,赢得了天下。虽然时隔六百多年,凭古追思,仍然令人心生敬佩,心潮涌动。
命自我立,时不我待;抓住机遇,艰苦奋斗--以在新时代的变革中去精进自我,打造团队,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