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那年超过了一本线6分,尴尬的分数线给了我不多的选择。自幼在小城市待着,一待就是将近二十年,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太过向往,也太期待摆脱家人束缚的自由,我毅然决然的从东北考到了大西南。一所闻所未闻的大学恍然间成为了我青春最盛的四年的埋葬或成长之所。
大一
分数尴尬,到了大学才发现这所我千挑万选的学校只是在全国个别地区招一本,而在当地,绝谈不上一本院校。也是这尴尬的分数,我被调剂到万万没想到的英语专业。来不及失望,对大学生活憧憬了许久的我加入了学校创业基地组织,立志成为为组织添砖加瓦,为学校增光,为自己添彩的人。然而见不惯那些我眼中“爱出风头”的人,也不愿意曲意逢迎,又觉得没人情往来就没有发展前途,我退出了曾心驰神往的校组织。
大二
我高中英语成绩算好,高考也考了133的成绩,因为成绩不错,自然不厌恶。然而在英语成为我的专业后,我渐渐对其产生无止境的厌倦。我埋怨师资力量,也差不多是这样,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少,用灵魂讲课的老师却凤毛麟角;我厌恶冗杂枯燥的语法,我才发现从前的成绩都建立在我天生的那么一点点语感之上;我甚至对全国的教育体制深恶痛绝,那是制造考试机器的熔炉,是扼杀学生天性的坟墓。所有的消极情绪影响着我从心底抗拒英语这个专业。
大三
越是反感我越要挣扎,我报名了学校的双学位,大三开始修工商管理第二专业。工商管理必修课公司法的课堂上,我遇到了可以说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老师,于是大三下学期我决定考法律硕士,跨专业,跨城市,跨学校。要改变,就来个彻底。
大四
大四的课程安排几乎为零,但因为修双学位,双休日我还要上课,其余时间就是吃喝拉撒睡,靠死在自习室准备考研。大一时辅导员问我有没有考虑过考研,那时的我很决绝地说不,工作才是硬道理。然后三年后,我的思想世界竟然天翻地覆。一年的考研生涯过去,2017年我成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这就是普通的本科里的普通的我,没有风光的社团组织或学生会生涯,没有能保送研究生的傲人成绩,没有轰轰烈烈的校园恋爱,没有参加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比赛,没有光鲜的实习经历,甚至没有三个能走一生的室友。和我一样的普通的人不在少数吧。
2017年夏我毕业了,回到了东北一线城市。我笨拙地做了份简历,投到智联招聘、大街网等三四个招聘网站,然后在家坐等邀约面试的电话。然后我时不时接到一些电话,HR首先自报家门,至此再无兴趣,因为所有打来电话的公司都如我那普通的本科学校一般,闻所未闻,百度上的介绍也乏善可陈。
至此,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有多普通。
由于本科学校个别老师太渣,计算机课都安排学生练金山打字精灵,更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在看到五百强大企业的招聘要求时才意识到我上了四年大学,竟不敢说熟练掌握office。而我的英语经过了四年,竟仍停留在高中毕业时的哑巴英语状态,究其原因,有师资力量的不足,更多的是我盲目责备硬件设施,讲究客观条件,却忽视自己主观对英语不重视,不钻研的主要因素。
前一阵微博大火五百强HR怼应聘生的视频,现实的确残忍,但普通的我也的确无力反驳。
四年的大学时光,有人参加社团学生会,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无数;有人从大一起就找各种实习,就业经历丰富;有人在专业上成绩名列前茅,保送研究生一毕业就帮导师做项目…而我,还有不在少数的普通的人,四年来看剧读小说,日子过的悠哉,却真正为自己垒了个青春的坟墓。
但生活不会一成不变,普通的本科四年过去了,普通的我也该改变了。
我放弃了找个凑活的工作,而是安静的在家练习office,一本厚重的书,一盘轻飘的光碟,一个用了四年的笔电,从零开始,每学一个新的技能,就多了一份欣喜。我拿出专八的考题,大声读出每一篇阅读文章,这本是英语专业的我曾经四年不可或缺的早读,但为时不晚,我在改变。
曾经也许普通,不代表未来我们依旧普通,年轻人,想赢个美好未来,做个不普通的人,也并非是难事,人生还没定型,谁都不甘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