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
三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步入10岁,他们的步伐更稳重,整体发展明显变得更强大了,对比,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手工课中,较前两年的棒针织法中增加了难度——织围巾、织帽子。
2018年9月份,孩子们在二年级下学期种的高粱丰收了。园艺老师朱老师带着他们将高粱米去掉后,我们用剩下的高粱穗做了炊帚。
本学期手工作品共三项:围巾,帽子,炊帚。
课时安排:
每周四上午11:00——12:30
课程目的:
继续锻炼孩子们手的技能,从简单的编织到复杂的图形编织,对手部精细动作技能的学习,到与艺术元素和实用元素的结合,这会为孩子们以后实际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我们以棒针织围巾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主要是以正针编织为主。这个工作孩子们很熟悉,二年级也学习过。我们继续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将来织帽子打基础,提前熟悉针法。
在织围巾的过程中,我给了孩子们一些自由选择空间,譬如:配色,长度等。结果成品出来很惊艳,每个孩子的配色都能很特别,他们的个性在其中得以彰显。
我们在11月底开始了织帽子的工作,在正式开始织帽子前,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帽子的成品,向他们讲述了织帽子的步骤和会用到的针法,并让每个孩子都来试戴,他们兴奋极了,对织帽子这项工作期待不已。
织帽子用到的针法略复杂些,起针是松紧针,接下来是一针正一针反,然后是一行正一行反,中间有换颜色织菱形和有规律的收针,过程虽然不太容易,但孩子们都很好的完成了。当然配色也是自由的。
在12月份,我们用了两周的时间来做炊帚,做了两种样式的,卷起来的和传统“棒槌”式的。
做法一:用针线认真缝制。
提前完成的同学用高粱杆做出了很多有趣的作品,玩的很尽兴。
做法二:用民间的老方法做。孩子们力气虽小,做的很投入认真呢。
炊帚做完以后,我们继续完成织帽子的工作。这个针法略微复杂些,有松紧针,正反针,织图形和收针。虽然织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但孩子们织的很认真,特别是在织菱形时,通过换不同颜色的线,呈现一个图形时,他们非常感兴趣。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下课后也在织。
临近期末,部分孩子的帽子和围脖已经全部完成,配色是自由的,所以每个作品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气质在流动。
在这半年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发现孩子们能力都已经变得很强,能够很快速的学会新的内容并且意志力都有所提高。在手工课堂上基本上都可以安静而专注的做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