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奶奶的祭日,时逢假期,我和妹妹一起回老家给奶奶上坟。 2013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奶奶走完了一生,享年92岁。回望奶奶的人生,虽然比不上达官显贵,却也充实辉煌。弥留之际,四个子女守在身边,精心照顾,不留遗憾,驾鹤仙逝,便是幸福。
奶奶当年的生活状况,我都是“听”来的。由于家境清贫,童养媳到了我家,家中所有的活都是婆婆逼着干的。(因为婆婆喜欢另一个儿媳。)在吃食堂年代,家族中的一个“姑爷”管伙,伙食也算过的去,但孩子多,正值青壮年,最终受苦的还是父母。孩子吃稠的,父母喝稀水,度过了难熬的岁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家中六口人,收缴粮食960斤,人均口粮160斤,却被定为“地主”成分。(按规定,充其量只能算是富农。)“地主”的待遇就是到青海劳改。无奈,留下家中的四个孩子,爷爷走了,奶奶撑起了整个家。当时又赶上老庄往新庄迁,奶奶带着四个孩子盖起了土质的三间房,后墙还是歪的。如今房子还在,也记录着奶奶的艰辛。在爷爷劳改期间,能有少许收入,帮家里度过了盖房的难关。后来积攒了点钱,帮家里买了一台缝纫机,奶奶和姑姑帮邻居们做衣服,基本维持了家里的开支。爷爷走时,最小的女儿才五岁,服役期满回到家里时,家中的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直到1981年,爷爷的地主成分才被平反。
在我的生命中,因为父亲做生意,母亲中年离世,奶奶便是我最亲最爱的人。在小学时,我在村里小学上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奶奶便给当教师的二姑父推荐让我到县城的学校读书。这为我今天能够教书育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当初奶奶的力荐,今天的我也许只能打工求生。
1993年秋,我到县城一小读五年级,也就是那一年冬天,爷爷患食道癌手术后摔倒离世。
1997年,我考上师范。那一年初冬,母亲患脑溢血猝死,奶奶成了我生命的全部。后来爸爸娶了后妈,我的经济来源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不是奶奶的资助,我将会惨不忍睹。
2001年,我工作上班后,奶奶在孩子们之间和我工作的地方轮流住。因为没了母亲,奶奶最操心和挂念的便是我和妹妹。2003----05年我下乡支教,妹妹上班忙碌,奶奶干起了家里的主要家务,因为年龄大,04年秋,得了偏瘫,后来,在伯父和二姑的坚持下,通过针灸治疗,又能行走,但是需要很谨慎。
2006年,在我结婚后的第一个暑假,我让奶奶接到我家,当时奶奶同意时的想法就是想看看我的嫁妆,想看看我的爱人和家人对我好不好,当时住了月余,满意地走了。07年暑假又来了一次,是因为妹妹打工回来住在我家,奶奶还是不放心我们呀。
由于长时间跟随奶奶生活,奶奶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穿衣做饭,生活经验,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工作关系.…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在生活上,为人上,堪称“泰斗”,这也是我最感谢奶奶的地方,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到了2012年秋,已经不能自理,吃饭也需要人喂。因为爸爸是重组家庭,再加上条件限制,13年春节,我和婆家人商量后,又一次把奶奶接到了我家。寒假赋闲在家,我想尽尽作为孙女的孝心。奶奶在我家住了一月有余,时而清醒的,时而糊涂,认识人,食量可以。实际上,大多数时间是二姑照顾的。正月底,奶奶回到了老家伯父家,回去之后,状况一直不好,身边一直离不了人。真感谢四个子女我的长辈们的精心照顾。农历五月十九,临近期考时,接到堂哥的电话,说大姑二姑都在老家,我问奶奶的状况时,哥哥说基本上已经不吃饭了,只能吃少量流质食物。当晚我和妹妹就回了家。在看到奶奶时,伸手就抓住了我们的手,但基本上没有面部表情。以前见到我和妹妹时,总是泪花花的。当其他人喊我们吃饭时,奶奶就用手推我们,她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也是最亲我们的。第二天早上,我和妹妹走时奶奶睡了,我们就不辞而别。
到了五月二十六日,婆婆想去看看奶奶,我们一家五口和妹妹就回了家.到家时,看到奶奶瘦了,而且呼吸急促,心跳速度应该比较快。在听到我的叫声时,呼吸频率出现变化。估计想说话,没有力气。大约六点半左右的时候我们从家返回。
后来得知,在我们离开家之后,送行的人回到屋内,就发现奶奶“异常”,大约七点左右,与世长辞。外人说,奶奶是跟着我们走的,由此可见,奶奶最牵挂和挂念的还是我们姐妹俩,我们也算见到了奶奶最后一面。回想当时的情景,奶奶木然的躺在床上,姿势和平时明显不一样,眼睛无神的看着我们,真不知道奶奶当时是怎么想的。会不会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会不会舍不得离开亲人和朋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奶奶是在亲人的簇拥下睡过去的。
之前的生活中,我总想,如果有一天,奶奶老了,走了,第一个痛不欲生的人一定是我。现在想想,奶奶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有子女的精心照顾,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弥留之际,四个子女守在身边,只是从这间屋走进了那间屋。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改变。
奶奶的后事办得很好,用的上好的棺木,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送行,唯一的遗憾就是少了两班古乐班,这也不是后人的心愿,只是国情决定的,相信奶奶是能够理解的。
奶奶的一生充实而又意义:正直、善良,热心助人,干净、勤快,是十里八村人尽皆知的好人,是我生活中的榜样,是我做人的楷模,一生如此,足矣!以后一定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谨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希望我们的晚年生活也能像奶奶一样,不要孤独终老,便是好人,即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