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兄长带着几个小萝卜陪老爸一起去送先生去火车站。车站不方便泊车,先生便在马路边下车,兄长跟着下车帮他递了下包,随即便上车了。之后,立刻发现放在口袋的手机不见了。于是,马上在汽车周围寻找,最终未果。
按说手机一直在口袋里,除了开门下车递个包外,他并没走动,不应该找不到呀。可现实是,手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不见了。父亲一听手机不见了,便怒了,老脸一下子黑了下来:“说了不要你们作伴,干啥都跟着。”接着,他一个人把车翻了个底儿朝天,手机愣是没找到。
从来就控制不好情绪的父亲,愤愤地在边嘀咕着:“一个手机都看不住,还能做什么?还想做大事,等他做成大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当时,兄长与嫂子正往屋里去,只有我站在父亲身边。一听这话,我心里一紧,事情已经出了,骂人泄愤毫无疑义,只能尽快解决问题,把损失降到最低。再说了,这话要是被嫂子听到了,容易起矛盾。可别因一件小事,造成家庭矛盾。我赶紧安抚老爸:“他那手机早就该换了,丢了正好买新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手机卡、支付宝挂失就好了。老爸,没事的,别急了,也别说了。”
父亲就是如此,一点小事就能点爆他的脾气。小的时候,我们调皮贪玩儿,被他知道后,一定会大发雷霆,甚至还得揍我们。好好教育,好好说的次数屈指可数。记忆中,总是他犀利的眼神,拉长的脸,还有那粗厉的呵斥声。对兄长,轻则罚跪挨站,重则被拳打脚踢。所以,兄长至今与父亲间的关系,都显得很冷淡。父亲总是冷冷的,兄长也话不多,他们之间沟通极少。尤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他们俩没谁会挑起话题开聊。于是,席间拥有一股冰冷的空气涌动着。我不喜欢这样,要是我在场的话,没话都得找话聊。
我特别羡慕那种可以坐在一起,喝喝小酒,好好说说话的父子关系。
先生与他的父亲之间就是这样的关系。每次回家,公婆便会准备好先生喜欢的饭菜,父子俩喝上两口,聊聊过去半年各自身边发生的事。公公是乡下的木匠,丈夫是城市里上班,其实,他们之间的工作差异隔着十万八千里。但父亲愿意说,儿子愿意听。尤其是先生遇到点难事,也会坐在饭桌上跟他父亲说说。公公会认真地听着,然后用他的阅历来帮忙一起分析分析,未必管用,确是父子间一种沟通方式,让彼此有种被需要的感觉。
温馨而和睦的家庭氛围,不就是这样营造出来的吗?
一家人,有什么话都拿出来好好说,不可意气用事。千万别一愤怒,只管泄愤,专门挑对方的禁忌进行攻击。待到情绪平复时,才发现已经把对方伤得伤痕累累。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外人,我们尚且得和颜悦色,对家人那就更应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家庭和睦,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