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的家乡十年九旱,先辈们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选准打井的位置;选派青壮年劳力,组成突击队,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掘地三十余米,始见甘泉。于是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邻村人。

每天天不亮,挑水人从四面八方为担水而来,长长的井绳缠在辘轳上,放桶而下,有技术的打水人一甩长绳,桶便应声而落,钻入水中,打得满满一桶水,技术不好的,定是要晃荡几下,耽误不少时间。辘轳一圈一圈的缠绕着井绳,不时的擦碰着井沿,长年累月下来,竟然在井沿上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岁月的坚持下,在这里达到了有力的应证。

看过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经年累月的辘轳发出了吱吱呀呀的声音,挑水的女人盼水的眼神穿透了岁月。曾经有离我老家五里地的一个外乡女人,从水井里面担得一担满满的水,在回家的途中久旱遇甘霖,兴奋不已的她把水倒掉,担空桶回了家,以期接到更多的水,不想回到家后,雨停水止,竟然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挨了公爹一顿臭骂,竟然心生绝念上吊自尽,上演了人间一幕惨剧,人人竟谈水色变了。

林州人为了改变缺雨少水的现状,组织青年劳力在寒冬中走向了白雪皑皑的太行山,开始书写战天斗地泣鬼神的红旗渠故事,她们以以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不惧严寒不惧风雪不惧酷暑不惧烈日,他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为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经三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绵延八千余里闻名世界的“水长城”__红旗渠。

有了红旗渠水,村村有了水池,家家有了水缸,人人有个水吃。井水似乎淡出了人的视线。但我们依然喜欢井水,家附近有一口水井,打上来的水是苦的,但是经过火烧,经过烟熏火燎这道程序,却会会变得甘甜无比,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型,真有种奇妙无比的感觉,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小时候拿着一把小手枪和小伙伴们到井边玩耍,一不小心失手把手枪掉进了井内,无比痛心的我竟有跳进井内找枪手的想法,真是幼稚可怕愚不可及,某某之中定然有井神的佑护,才不至于使我心智全无,去寻找终生难见的井龙王了!

有了水渠,有了水田,却也还有旱田,用水的地方自然还是很多,田间地旁有了一口口水井。雨季来了可以蓄水,旱季来了可以担水浇苗,此中展现了家乡人的勤劳,此中展示着家乡人的智慧。

后来家乡人家家户户都有水井,我们家也有自己的水井,并且安上了压水机,用力按压,看着哗哗的水应声而出,一家人心里乐开了花。

家乡人水的历史就是井的历史,家乡人井的历史就是盼水的历史,家乡人大道在水的历史就是大道在井的历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井一直跟着我走。 之所以说井一直在我的记忆中,因为,渭河北岸二道塬上,打一眼井在古老的岁月的确...
    高安让阅读 5,442评论 2 7
  • 【爸爸闲时写的随笔】 每当我走过县第一完全小学大门口,听到学生们唱起雄壮的少年先锋队歌,特别是听到唱爱祖...
    Rainly阅读 4,402评论 0 0
  • 黄灿灿的油菜花装满视野,随着春风浮动,每一次摇曳,仿佛有一个你的影子,沁人心脾的芬芳,多希望有你在身旁,同我一起分...
    微笑的百合花阅读 3,926评论 5 21
  • 床中观月 千载悠悠人悠悠, 觉來忽见天际月。 顿嗟无尽紅尘事, 漫漫征途步步学。 和衣著身虽堪冷, 却喜中月有圆缺...
    千秋笔阅读 3,892评论 0 2
  • 如题,有感,平时没有认真思考过,任其肆意的重复着这样的错误,今天读过一篇文章后,今后开始着手问题的另一面转向进行思...
    种果子阅读 2,5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