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
今天到处都是512九周年的各种纪念。是的,对于一个震后在灾区常驻过一年多的志愿者来讲,这一天更加的刻骨铭心。九年前那天下午惊天一晃,我还拿着IC卡在一片艳羡的眼神中各种打电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然后是自己打包去到了绵阳三医院、九洲体育馆,再然后是天府学院安置点,再然后是北川陈家坝乡……之后是四川省应急志愿总队选拔和集训,在CCTV晚间新闻里有了2s的正面特写;再后来结识了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成为他的团队的一员,足迹遍及北川、汶川、茂县、什邡、绵竹等极重灾区,寻求家园重建与社区重建的最佳实践,在陈家坝乡亲手盖起了三层的老场村村委会和活动中心示范房、在什邡盖起了生态房示范园区……再然后是加入了AISEIC的Dare to Dream团队,与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广元剑阁县西庙小学支教一个多月,与老师、孩子和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那一年多,我基本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在导师“你会后悔的”的碎碎念中延迟了自己的硕士毕业。可是,那些经历,错过了就可能此生不再有;而我,至今毫不后悔。当年有同学看了我数十万字的《建房记》和《西庙日记》,立即报名了灾区村支书的挂职锻炼,还专门为我在512一周年的校报特刊上写了半版的专访稿件;而我现在看当年的日记,依然热泪盈眶。那是我的青春记忆。
八年
8年前的512,我在从什邡示范房工地回学校的路上接到一个电话,告诉我“李爽车祸去世了,他昨晚练车,准备暑假骑318,结果被闯红灯的大货车撞死了”。我还记得到学校之后就是512一周年的纪念仪式,我在电视前哭得差点背过气去。
爽哥是当年一个武术论坛认识的武友,通过线下聚会交流熟识起来。热情、幽默,是他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后来06年我们一起办了四川省首届大学生自由搏击联赛,领教了他的满腔热诚和才干。再后来我因为私事找他帮了好多忙,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满足我各种叽歪的要求。而我每次都会以“下次请你吃饭”结束电话,而他总会说“你客气了,妹妹。”
记得八年前的512前夕,我又找他帮忙。挂电话前我又说“回成都请你吃饭”,还被旁边的学生们笑话说我总是说话不算话。于是我在心里暗暗盘算着512之后的那个周末回成都,一定要请他出来好好吃一顿。
然后就接到了电话,然后看到那个无数论坛为他悼念了三天;网友们悼念他“去年今天,你是第一个号召大家一起做点事儿的人,而今年今天,你却已经离开”。而那顿永远不再有机会请的饭,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后来好几次回成都,想找朋友带我去给他上柱香,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成行,或到了门口却没有开门。到现在我还欠着他的饭,欠着他的香,还欠着他一个未完的梦想:我会带着他的照片,骑车去西藏。
每一年
09年端午,因为手语我认识了一个“失散多年的妹妹”。被她的闺蜜评价为“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跟她一模一样,举手投足,说话,手语,完全就是翻版”。她生于512,比我小一岁,乐观、勤奋、与人为善。我们很快成为了闺蜜。10年我毕业到了北京,有了更多相处的机会,感情便更加加深。
后来我来了深圳,几乎不再见面,仿佛成为了“点赞之交”。然而,每一次我们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交流的时候,总能非常深入本质,总能找到共同语言。最让我激动的,是我每一次分享任何一点点学习的收获、追随的大神,都能获得她热切的回应。让我知道,身边的圈子里还有一起奔跑的伙伴,而不是显得我“格格不入”的朋友。以前,她会认真看我推荐给她的书;现在,她会认真看我推荐给她的公众号。她还一如既往的把这些优质资源推荐给她的朋友,还会给我好多好多的反馈。
十多天前在我生日的时候,她寄来了一条超赞的运动毛巾;而今天是她的生日,我只能遥祝,生日快乐,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同奔跑、彼此依偎、能够一直同频下去,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