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01
在我们一生里,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与考验,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这些人中,有的给你鼓励,有的对你嘲讽,有的挖苦你,有的漠视你,他们有的让你感受温暖,有的让你心寒,有的甚至让你觉得人间不值得。
在这些人里面,你要学会分辨,哪些人是真的给你鼓励,哪些人是在捧杀你,捧得高便会摔得重,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长,然后具有分辨真相的能力。
而对于挖苦你、嘲讽你和漠视你的人,不要太介意,面对这些和你毫不相干但是却会给你带来伤害的人,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百川纳海的胸怀,再锋利的刺刀插在棉花上永远不具有任何杀伤力。原谅他们的无知,不和他们做无畏地辩论,更不必为了一件道理自明的事情和对方争得面红耳赤,和不值得的人争论就是对生命的浪费。
如此,在面对虚假的夸赞和表扬时,你不会骄傲虚荣而得意忘形,在面对别人的嘲讽、挖苦和漠视时,不会沮丧消沉从此自怨自艾、怀恨报复。
我们的一生,除了遇到上面的这几种人,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会毫不掩饰地批评你、指正你,不留情面地训斥你,让你在奋斗和努力很久之后却被全面的否定,甚至在人多的场合不留任何余地,让你颜面扫地。
他的话,就像绵里的针,时时提醒你疼痛的地方在哪里;也像头顶悬着的剑,让你时时处处都在提醒自己不要肆意妄为;更像是长辈的嘱托,让你在被训斥之后却怎么也怨恨不起来,反而觉得他说的在理。
他的话,有时候吃相难看,但是句句在理,让你终身受用。这些话,可能会让即将误入歧途的你回归正道,可能让消极沉沦一蹶不振的你从此找到人生的方向和东山再起的勇气,也可能让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你逐渐变得宽容大度且具有远见卓识,你甚至也会因此而变成别人生命中的贵人,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生命的迷茫和低谷。
这样的人,便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要珍惜更要感恩。
02
在我曾经入职的一家企业,就有过这样的一位贵人。
那一年,我生完孩子五个多月之后,新入职了一家企业。当时上班的地方离家里很远,单程坐车要在路上换乘两趟公交、一趟轻轨,全程紧紧巴巴也得要1个小时,这还是保守估计,路上不能出现任何状况。而公司的考勤制度非常严格,在高压的管理之下,尽管当时很努力地想要在新公司扎根,但依然迟到过两次,也因此受到过两次比较严厉的处罚。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每天兢兢业业地去上班。公司什么都好,环境不错,同事友好,有规章有制度,办事讲原则讲流程,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很注重,但是唯独不好的一点就是老板脾气太坏。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是老板看到了知晓了,总能挑出点问题来。
曾经有一次做数据统计,我反复修改确认,在保证数据正确的基础上,还对表格的格式进行了多次优化改进,自认为这个数据表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
可谁曾想,在我忐忑地站在老板的办公室,将手中的表格递交过去的时候,老板全程板着个脸,没过一会儿,他就毫不留情地将表格退还给我,且不忘批评教育,还从道德底线的层面上纲上线,说我没有责任感,没有把公司的利益考虑进去,做事只想着自己,对自己管理太过松散,没有管理意识更没有集体意识。
当时的我,简直比窦娥还冤。我只是做了一个表格,即便是不完美,何至于到了上纲上线的程度,这连我的职业素养都怀疑了,是对我做人原则的否定啊!怎么可能容忍得了?
我回来后各种委屈埋怨,当时那个瞬间,我做好了离职的各种心理准备,在哪里都可以挣钱,何必非要在这个地方受窝囊气。
但转念一想,为了生计,我不能丢了这个饭碗,人活着首先得吃饭啊,在不得不为二斗米折腰的情况下,我一次次说服自己,然后在挫折和打击中扛了下来。
以我当时的心态,是很难理解老板为什么那么说的。但随着后来工作中的接触越来越多,我对自己的反思也越来越多,我开始有了自我批判意识。也许有些争论在当时的情境下是合理的,但事后却发现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正确。对方的批评虽然不堪入耳,但是却能够让我清醒,让我在愤怒的情绪中开始怀疑自己的立场,也许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经过无数次的挫折打击和反思纠错后,我的胸怀变得越来越宽广,我发现以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可以理解了,以前坚信自己已经尽善尽美的我变得更加愿意相信事情还有改进的空间、还可以做得更好。
以前对管理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但后来的自己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比如自己每天的办公桌是否管理得井井有条,是否收拾得干净利落让人看到就觉得神清气爽。
还有工作的安排上,主次有序,重点分明,紧急和非紧急的要区别对待,文件要整理和摆放有秩,便于查找和翻阅,工作流程上面我会更加主动地去发现设计上的漏洞,并提出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决策。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我也不再那么疾恶如仇。人都有多面性,不能因为一个问题和错处就把这个人一棒子打死、全面否定,要综合看待他的处事方式和为人。
老板常常说我们没有人情味,在做事的时候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在对他的话反复琢磨后,我发现老板要的并不是我们怕出错就畏首畏尾不愿出头,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并敢于直言,要敢于揭示工作中不合理的现象,敢于对做错事善于推诿的人说不,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面对公司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不是冷艳旁观,而是挺身而出。
这样,公司的大环境才能是良性有序且积极向上的。
03
除了以上这些,老板经常在会上问我们一些问题:三十年后你靠什么生活?你对这个社会到底创造了什么?你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反反复复被问及这些问题然后变得认真对待,我开始慎重和严肃地思考我的未来。
三十年后,当我已经六十几,到了退休的年纪,以我目前的认知和工作模式,我可能那个时候顶多就是领着一份普通标准的养老金,然后在公园里面散散步、跳跳广场舞、带带孙子,或者和病魔颤抖不见终日,我也会像现在大部分的老年人一样,平凡地过完自己余下的人生。
如此一想,我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毫无生趣可言,失望油然而生。
但同时,内心关于改变和创造的欲望也在潜滋暗长,也许在退休之前,我还可以做点别的什么事,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有趣,让自己活得更加有意义。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对社会价值层面的认知。以前总觉得作为普通百姓,只要把自己的一生过好,不给国家添乱,不给自己身边的人添堵,那就是最好的一生了。创造伟业、感动中国的那些事,都是非常牛非常厉害的人物去做的事情,基本上和自己是没啥关系的。
但是自从遇见了我生命的这个贵人,我开始考虑自己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开始隔三差五地问自己,也许我还有更多的可能去创造预料之外的奇迹,我可以善待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我可以通过我的正能量传递给别人工作的信心和与生活的正念。
甚至我也可以努力,成为某一个领域值得别人学习的人,而不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地安度余生。
在我离开那个公司的时候,我的心是开放的而不是紧锁的,我是愉悦的而非埋怨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而不是灰心丧气地成为一个职场的逃兵。老板和部门长多次挽留,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走的那天,老板组织了一次送别宴,我们愉快地吃了最后一顿饭,酒桌上我们谈笑过去,憧憬未来。在做好了所有的交接工作,即将下班离开公司的那一刻,老板缓缓地走过来,微笑着送了一套珍藏的餐具给我,还嘱咐财务多发我半个月的工资,感激涕零的我,把提前写好的一份离职信亲手交到了老板手中。
一个星期后,公司的内刊上刊登了我的辞职信,让全公司传阅学习,老板安排同事专门给我寄了一本过来,作为最后的纪念。
我天生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虽然只在这个地方干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在这个地方的成长所得比我过去在职场中的所有收获都要多。这里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上的东西,是更高远的东西,这些东西彻底从思想层面对我进行了改造。
除了安生立命之外,我不再只是一只奔跑的蜗牛,我还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有野心的蜗牛。
走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只有感恩,没有任何的埋怨和不得不的委屈,我是打心底里觉得面前的这个人是我一辈子可遇而不可求的贵人,我是三生有幸才遇到了一个敢于说出我的毛病并毫无顾忌指正我的人,在我对他心生怨念的时候,他却不计前嫌,鼓励我、嘉奖我,让我重燃对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信心。
在我们的一生中,忠言逆耳、不计前嫌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有幸遇到,请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傻乎乎地错过他,更不要没有智慧地怨怼他。
因为越长大,越缺少这样的人。别人可以沉默,可以不闻不问,别人没有义务让我们变得更好。当忠言逆耳的时候,你也可以假装听不见或者不接受这样的忠言,但荒废的是自己的人生。
怀着一颗感恩和赤诚的心,好好珍惜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你的人生将大不相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