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接受高中文化教育的90出头的媳妇和一位只上过两晚夜校的农妇凑成一对婆媳,会是什么样的?一位认识的隔壁邻居的儿子,24岁还没到就紧锣密鼓的相起了亲,通过他姑姑的介绍,一个月内见面次数据说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就结成连理。然后一年就诞生了大胖小子。
邻居那位阿姨起初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媳妇家境比自己家好多了,又有文化,还在县城上班,周末才回来,时不时还会买东西孝敬她。后来自从听到这幢三层小洋婴孩的声音后,阿姨脸上的表情和过山车一样,媳妇满月之后,她瘦了都可以看见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窝和突兀的锁骨。
有时抽空休息下和我妈聊天,会抱怨媳妇的各种刁难。自己一个人,丈夫去工地,儿子去上班,要打理好零零碎碎的家务,还要每天徒步一个小时上街买菜,照顾小孩吃喝拉撒睡,稍有不周,不符合儿媳妇的标准,就会遭到破口大骂。
一次看到阿姨用手触碰到了孩子奶瓶里面的吸管,多拿了点奶粉进去,她儿媳妇就开始大叫:“我不是说过不能多加,不能用手碰,你怎么改不了?你是怎么当奶奶的?……”她一把抢过自己用手把多余的奶粉扣掉,阿姨默默背过身,用身上来不及脱下的围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相差20来年,彼此的生活环境虽然悬殊,但起码的尊重至少还是要有的。那位阿姨是位热心肠,很有爱心,亲切温柔的人,对待自己的家人生活,她处理的一丝不苟。一次阿姨有事不在家三天,楼道的垃圾堆满了一地,地板更是一层脏兮兮的物质,她却打扮的挺清楚的,换句话说,除了她自己睡觉的那个房间会收拾,其他地方就是放这不理。
我也有和那位年轻媳妇相处过几个小时,就能从她的言语里找众多否定和命令的词汇,她总是在发号施令,总是在嫌弃叫嚣,要是我说的话与她的观念不一样,她就会冷嘲热讽。搞得我都不敢和她一起聊聊天,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而且向来我们两家的关系都很不错。
看来婚姻的确要“门当户对”,也要慢慢考察慢慢来磨合。只是觉得这样的婆媳关系实在糟心,从他们家时不时发出的叫骂声,阿姨的愁容和越发羸弱的体型,就感觉不是很愉快,虽然这只是在我这外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