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百岁人生》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立即开始在大脑中搜索百岁老人的名字,因为我认为这是一本某百岁老人的回忆录。
我完全猜错了。这本书不是一本回忆录,而是一本很严肃的科技预测书。。
这本书的中文全名是《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英文名是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千禧年后出生的人群中至少50%的人将活过100岁。基于这一观点,本书从各种不同侧面分析了人类社会将遇到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这有点像科幻小说《高城堡里的人》。这本书也是基于一个假设,即二战是轴心国打赢了同盟国。由此来幻想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各国国民平均寿命在过去半个世纪持续增长
过去五十多年,日本的老人在过百岁时都会收到一个银质杯子sakazuki和一封来自首相的祝贺信。据日本统计,该国1963年有153位百岁老人,这一数字1998年已经达到了一万人,2015年达到接近6万人。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50年日本将会有超过100万百岁老人。
由于这一人数变得如此巨大,每年给新百岁老人发放纪念品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日本政府决定中止这一活动。
与日本类似,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也有类似的活动。每年圣诞节时全英国新百岁老人都会收到女王的亲笔贺卡以及视频祝福。由于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增长,长寿老人逐渐增加,英国已经有15000名左右百岁老人,每天新增的百岁老人数量巨大,以致于女王不得不成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来负责圣诞节问候。比起日本彻底取消问候,英国百岁老人还是稍幸福一点点。
据统计战后七十年来,每十年人类平均寿命会增长二岁,发达国家的增长幅度更大。按照这一统计数据,2000年后出生的人群,也就是现在18岁以下人口中将有一半的寿命会超过100岁。
对三段式人生的颠覆
三段式人生指的是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可以分为学习,工作和退休三个阶段。如果一个人有十年的工作经验,那他大致的年龄应该是三十出头,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从20出头开始的。而到了60岁过点,大多数人的退休生活就开始了。
这些时间点都是基于现今人类的平均寿命规定的。到了2060年时,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已经到了90岁上下,这样仍连续现在的退休年龄,养老基金肯定是远远入不敷出的。可以预料到那个时候退休年龄会在70岁甚至更晚。
这样一来人们的工作时段会拉长到50年左右。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一个人是不是愿意在50年的时间里从事一样的工作?设想到了2100年,人类的平均工作时长可能达到60年,一个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
到那个时候最可能的情况是人会工作一段时间后人再回到学校学习新的技能,然后开始另外一段工作。
对社会养老系统的挑战
这是本书中谈论最多的一个内容。主要的论点包括人退休之后收入应该保持在工作时收入的百分之多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每人需要存款的比例是多少?每人需要工作的时间要多久?
这样的计算占了本书很大的篇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读一下。这里很有意思的讨论是关于所谓的伴侣同质化讨论。
尽管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性,但是人们仍然愿意进一步向大城市靠拢,因为这样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伴侣。只有找到合适的伴侣人们才可以保证在工作学习切换的时候有另一方来支撑家庭的开支平衡。
这些讨论和主流观点截然相反。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对人类生活态度的影响
人生苦短,所以要如何如何如何。这是当下人类的生存哲学。而对00后来说,如果不出意外,每个人都会活过100岁。那他们的生活态度会产生哪些变化?人的心态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平和?人和人的相处会变得更加容易?
这是一本很开脑洞的奇书。在一个大家寿命都过100岁的假设下,作者讨论了由此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变化,并提出了很多现在就要开始的应对措施。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一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