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盛行于明代,蜚声于乾、嘉;扎根三秦大地,流播西北五省(区)。慷慨、激昂、雄浑,倾吐着大西北人之心声;粗犷、豪放、大气,体现着大西北人之个性。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百姓一方戏。秦岭冲霄汉,黄河撼百川,大漠孤烟直,雪山银光灿。大西北雄奇的山水风貌,培育了大西北人独特的性格与胸怀。行则大步流星,风风火火;语则高喉大嗓,爽爽朗朗。食必大碗,饮必烈酒,坦坦荡荡,潇潇洒洒。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生、冷、挣、倔,脾气难改;忠厚诚实,天性不移。
古风乐府·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之秦腔咏怀四十八韵
三秦秀,艺葩芳,绚美多彩生秦腔。
摇曳丽,烟霞皇,戏曲鼻祖源远长。
曰乱弹,音铿锵,西北象征性粗犷。
蕴籍淳厚说不尽,涵盖深远名八方。
神韵慷慨情激昂,一声长吼见沧桑。
黄河鉴,浩然气,青山孕育豪爽质。
题材广,剧目繁,皇亲国戚百姓欢。
懒汉做梦拾黄金,皇帝输棋卖华山。
孽子将父扶墙头,宝钏寒窑守志坚。
婚姻自主梁秋燕,六月飞雪窦娥冤。
三上轿,二进宫,鸳鸯坠,蝴蝶梦。
演绎社会千百态,人间万象巧相融。
秦腔阳春白雪雅,下里巴人百姓拥。
三秦西北五省熟,人人会唱个个吼。
三五一群八九帮,你家院落我家堂。
板子二胡乐器简,何须施粉不化妆。
你刚登场我帮衬,你唱本腔我彩腔。
个个跃跃欲试唱,人人争着来出场。
日落西岭雾笼墙,一时兴起豪兴张。
无论灶台铁锅旁,还是灯下大庭堂。
不管田间劳作忙,地畔从来不彷徨。
秦腔一吼慷慨出,烦恼尽去喜气洋。
天籁人声相应和,柳影人影成趣章。
无多观众有板眼,真腔实调情韵长。
苦音一吼凄凄惨,听者唱者见泪光。
惆怅压力苦涩尽,冲天一吼浊气扬。
欢音一起高高兴,唱者听者春风熏。
精神焕发气清醇,人无忧郁花乐心。
蜂蝶缓缓而交舞,雀鸟静静而谛听。
闹元宵,龙抬头,晒丝绸,过中秋。
社社轮流唱大戏,十里八里人欢聚。
远近携老扶幼童,欢快喜庆顷巢动。
拿橙子,摞砖头,或滚碌蹙攀戏楼。
树上墙上麦草垛,人山人海如星罗。
密匝匝蚂蚁排兵,乱哄哄蜂酿蜜忙蜂。
锣鼓一响花脸上,提袍甩袖胡子扬。
瞪眼冲天一声吼,撕云裂帛急雨狂。
酸甜苦辣吼难了,板胡音亢声悠杨。
旦角露面碎步翩,梅指弄俏仙下凡。
唱腔清脆悦人耳,细语绵绵动心颜。
悲时掩袖涕泣涟,情感孤鸿苦凄婉。
拉彩腔,声堪夸,高山流水幽谷花。
唱板路,珠玉盘,风敲金钟省心颤。
戏罢人归兴犹酣,唱于路途月下欢。
余音袅袅犹在耳,萦绕在心不绝断。
此乃秦人风俗韵,奏唱美妙成大观。
盈纸难书千年采,寸笔何穷情万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乐时时醉山川。
秦腔的历史渊源———
秦腔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厚重的文化背景。在秦腔发展与传播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都深深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汉族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词在中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历史悠久,明代万历间(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然而,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钵中莲》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传播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据此,秦腔在明中叶当已形成。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演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流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秦腔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传十分广泛,盛行于陕西的关中、商洛、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过宁强,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皖、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1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吉尔吉斯斯坦。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几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改习秦腔。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就清代有关史料统计,当时除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尚未有秦腔的足迹外,其他各省都有流行。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1912年,在西安成立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对秦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并大量编演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在此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都相继成立了仿陕西易俗社建制的戏曲团体。如山东、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肃的化俗学社、平乐学社、宁夏的觉民学社等。易俗社曾先后两次赴北平、武汉和甘肃等地演出。西安先后成立的还有三意社等秦腔班社。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为戏曲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38年7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紧密配合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剧目,如《血泪仇》等。彭德怀同志在给《血泪仇》作者马健翎的信中说:“为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热烈欢迎,为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有力的武器。”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还特此授予马健翎“人民艺术家”称号,民众剧团获得了“特等模范”的奖旗。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区陆续在县级以上建立了专业秦腔剧团,至20世纪80年代初,共达三百多个,其省属剧团有陕西戏曲研究院秦腔剧团、甘肃省秦腔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青海省秦剧团(后改为西宁市秦腔剧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猛进剧团。此外,各地还建立戏曲学校,为繁荣秦腔艺术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