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怎样的观念,就有怎样的人生
——读《看不见的城市》
在全书的开始,作者用陈述的语气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段奇幻而又富有深意的旅程:
“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我是在看一本其他书的书评时,看人提到这本书的,听说评价很高,而且书名很有深意的样子,所以决定找来看看。
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充满了支离破碎的感觉,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实在看不下去。后来就用电脑把文字转成音频,用耳朵听。在喧闹的上班路上,在拥挤的下班途中,在孩子睡后的静谧夜晚,耳机里带给我一种隔绝外部世界的全新感受,仿佛某些内心深处的记忆涌现,时而温暖,时而冰冷,时而又充满思辨和迷幻。
概括来说,这本书就是讲了一个马可·波罗向皇帝忽必烈讲述所经历过的各个城市的故事。
其实,看不见的城市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记忆之中,有些也许真实存在过,有些只是一厢情愿,有些寄托着崇高的理想,有些是对未知的恐惧,有些是对未来的渴望。这本书充满了执念、欲望、渴望、符号、幻想、美好、死亡……,仿佛一本充满了隐喻的启示录。不像一本小说,更像一部长诗。
作者卡尔维诺在一次访谈中叙述了本书的成书过程: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人们找不到能认得出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 我给它们每一个都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本书是由一些短小的章节构成的,每个章节都应提供机会,让我们对某个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
这本书每次只产生一小段,并且间隔的时间也长,就像是我跟随着各种各样的灵感而写在纸上的诗。我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我有许多文件夹,里面放着我根据那些在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尔写出的纸页,或者只是我想要写的东西的简要记录。我的文件夹中有一个专用于物体,一个专用于动物,一个专用于人物,一个专用于历史人物,还有一个专用于神话中的英雄; 我有一个关于四季的文件夹和一个关于五种感觉的文件夹;我在一个文件夹里汇集了有关我经历过的那些城市和风景的纸页,而在另一个文件夹里则是那些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的城市。当一个文件夹渐渐被纸装满时,我就开始思考我能从这里提取出来的那本书了。
就这样,最近这些年里我一直都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断断续续地写,每次一小段,经历了一些不同的阶段。有的时候我只想象悲惨的城市,有的时候则只想象幸福的城市; 曾有一个时期我把这些城市比做繁星密布的天空,而在另一个时期我总免不了要谈到每天从城市中泛滥出来的废物。它差不多变成了一本日记,记录下我的心情与思考;所有的一切最后都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我当时读的那些书,我参观的那些艺术展览,与朋友们的那些交谈。”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也许更像一部作者记忆意象的记录。
在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之后又看了一遍本书,头脑里突然萌生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城市?
看网上和书上介绍一个城市的文字,大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面积多大、有什么街道、有什么地标性的建筑、住了多少人、人口的性别比例、年龄比例、一年会经历怎样的天气、有什么风景名胜、有什么特色小吃、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历史名人、有什么千古流传的美谈……
可上述这些有多少是当下就真实存在的?又有多少其实不过就是记忆?
相信如果你找一百个人,让他们分别描述同一座城市,你会得到一百个不同的影像,哪怕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不一样的城市。记忆只可能是主观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也总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会浸透到他们的记忆里,最后变成了“事实”。
人总是理直气壮的陈述一番“事实”,却没有发现跟他经历了同样事件的人陈述的却是另一番“事实”。你不觉得有时候“正确”这个概念都只不过是一个伪命题吗?所有的正确不过都是相对而言的罢了!
这么讨论下去,未免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如果都没有了对错,那人们依靠什么作为行为的准则?如果没有了行为的准则,世界不大乱了吗?
我倒是想起了“吸引理论”:你相信的最后总能成为“真实的”。
你相信一个城市“肮脏、混乱、低劣”,你就会随处所见扔在地上的垃圾,街上行人粗鲁的言语,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的市民。那你肯定会乱扔垃圾,跟人恶语相向,因为面对如此低劣的人们是不值得讲礼貌的。被人无意间踩了脚,搞不好都会酿成“流血事件”。
如果你相信这个城市“干净、整洁、优秀”,你会很容易发现正有人热心的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大街小巷的文明有礼,误解、矛盾后的相互谅解。你会有怎样的行动也就不言自明了。
所谓观念影响行动,行动造就习惯,习惯变成了记忆,记忆形成了人生。你有怎样的观念,就会有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