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

旅行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现代人流行慢生活,于是就有了慢旅行一说。在某个合适的时间,随意享受郊外的阳光,驻足于夕阳西下的原野,倾听自然界中的天籁之音……

不知从何时起,旅行变成了一种病,疯狂地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尽管节假日旅游价颇高,很多人为了寻找所谓生活的意义,不得不马不停蹄地游览好几处景点,匆忙中疲惫不堪,换来的只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地方特产和留影照片。

于是有人开始怕旅行,因为在那里没有静谧,有的还是喧嚣和欲望,依然迷茫和不知所措。

旅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旅行?

宫崎骏告诉我们:只有一个人在旅行的时候,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宽阔。

哲人更是把旅行上升了一个高度,旅行被认为必须是哲理和文化层面上,旅行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

也许旅行只是一种思绪,当你越过千山万水和原本不属于你的世界擦肩而过时,对世界的微观勘测与认识。

在中国,文人与旅行从来就难舍难分。万卷书和万里路永远是诗人的选择,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最好的例证。现代文人也不例外,郑振铎的《山中杂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巴金的《海行杂记》、朱自清的《伦敦杂记》更让我们纵观缤纷粲然的世界。

此刻,你会认为旅行就是一种思绪,令沉醉的人不自知,思辨而感性。它会让人感到酣畅淋漓,却又是难以言表的妙趣横生。

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可以用心去默默注视自己属于的世界,心有所得。

随时可以站在原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看那个偌大的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

无须定制,随心所欲

                                                    *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已发微信公众号,点击可见

用自己方式看世界(公众号原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