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群我以前只有工作群、同学群、朋友群、家人群。但从去年7月份开始加入,我陆续加入了各种社群,007,混沌,区块链投资,新增了大大小小加一块有几十个,置顶的就有十几个。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的精力根本用不过来,把群里面的信息大概浏览一遍,就要很长时间,根本看不过来,然后我就把很多群设置成静音了。
我不舍得删这些群,因为这些群里面有的信息对我确实有帮助,但我又不得不把这些群的消息给静音了,因为群太多,每分钟都有新的消息跳出来,时间碎片化太厉害,我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情。
上周六我和混大同学钱欣讨论刻意练习的运营,今天又收到20班班级分享和75班开班仪式的邀请,看到群里一些制度的发放和战友的互动,给了我一些启发,我又重新思考了社群的运营,才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第一点,建立这个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举例说混沌大学的刻意练习小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社交。
学习。主要是指混沌大课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互相交流,得到新的启发,对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把这些知识内化到自身,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可以使自身获益。
社交。人都是有群体归属感的,都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也包括志同道合的男女朋友,工作上或商业上的合作伙伴等等。
第二点,参加这个社群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同样以混大的刻意练习小组为例,主要是两类人,一种是来学习的,另一种是找商业合作伙伴的。
学习。来学习的一般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或者是企业里面的一些高管,或者是发展遇到天花板的老板。小白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开开眼界,主要是听有经验的人,从他的视角分析课程的内容;高管是想通过课程学到一些管理办法,拓宽自己的思路;老板主要是想接收到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基层市场。
社交。来到商业合作伙伴的一般是创业者,创业如走夜路,希望有灯塔,可以引路。也希望有值得信任的人,可以互相搀扶着一起向前走。
第三点,如何建立社群的制度?
钱欣给了我启发,社群运营前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所有人为了共同的价值观而努力。例如在这个社群中,谁为组织贡献的力量大谁就是有价值的。
如何来衡量谁为组织的贡献大呢?对组织的贡献就是对组织内每个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做贡献,具体可以分为形式和内容。
形式就是各种活动的组织、参与度等,内容就是是否写出了对组织发展有贡献、有价值的内容。
第四点,如何进行社群迭代?
我认为从两点做好社群的迭代,提升优点,改进缺点。
提升优点很容易理解,改进缺点我这里要强调一下。我有个观点,同样一件事情当所有人都说他好的时候,我会更加在意那几个说它不好的人的观点,我要搞清楚为什么不好,因为突破、升级,就在这几个不好的点上面。理论上这个叫人的思维遮蔽性。我们必须要接纳新的观点,不同的观点才更能把一件事情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