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支教,大家条件反射出什么?贫苦深山里的孩子,坚守偏远地区教育的志愿者,还是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
没错,在这个暑假接触大学生短期支教前,这便是我对支教的全部认知。但当我加入这支队伍后,却听到来自外界最直面的质疑声——他们说,当来自大城市的支教者将外界优越的生活透露给孩子们后,那些孩子会不会因为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看到清晰明白的差距而自暴自弃?
听到这种声音,一方面我愿意承认质疑的合理性,因为确实有真实事例存在,但我不服气,难道充满理想与热血的支教真的成为他们口中的刽子手了吗?不,我偏要用这21天时间反击这一切误解与质疑。
在一节班会课上,我用自己旅途的照片来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当讲述川西高原壮丽的景色,北海岸边沙石的奇观后,孩子们眼中生发出亮光,可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问到“同学们,你们想要去饱览大千世界的哪片风景”时,孩子们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我叫起一个平时活跃的小男孩,他却低着头说:“老师,可是那需要很多钱,我可能——”男孩没有说完,但我明白十几岁孩子的窘迫,于是将话锋一转:“那老师可算是找到知己了,我们可以一起穷游啊!”当然,还有一句“孩子们,只要你敢想,总会找到方法。”接下来的课堂中便开始给他们分享起了许多青年义工旅行和背包客的故事,以及身边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奖学金和兼职收入,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事迹,孩子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个个饶有兴味地听着。
那节班会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对孩子们也是如此。
贫穷从来不应该成为困住一个孩子想象力的借口,他们怕的不是面对极具落差的双重世界,而是困扰于无法找寻到理想的出口。支教者也不应该被看作是外来物种的生物入侵,一下子打乱了整个生态的平衡。既然已经无法在物质上缩小差距,为什么还要批判志愿者带给他们更多外界的视野?
也许会有人反驳,带给他们外界的视野后,他们就能走出去了吗?是啊,就拿成功这件事来说,其实成功率极低,教育也不例外,我们甚至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少孩子,能够因为一次触动而积蓄力量,在多年以后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当十年前受助的姑娘以人大高材生的身份,和我们一起加入这支队伍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命运的手掌里,是有漏网之鱼的。十年前在一个孩子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给其指引方向,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才有动力顺着藤蔓追寻心之所向。
尽管支教已经结束,二十一天传授的知识也极其有限,但在翻起孩子们留言中各色的理想与实现途径时,我知道,他们的梦想才刚刚启程。走的那天,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写下一段话——我们可以在同一片星空下继续努力,我在未来等你,而我相信,你一定会来。
(演讲效果需要,真实内容有所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