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生路漫长,生活琐碎繁多,很多时候真的无须太过较真,否则,伤人伤己,徒增烦恼。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
人生何必太清醒。
1 不太过较真,生活才会更顺心
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不由记起了小慢可主题征文第一期的征文提纲。
征文提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在街上正常地行走,突然平地摔了一跤,崴了脚。
回到家中,老婆问男人:“是不是看手机没有看路,摔了吧?”他老实回答:“没有看手机。”老婆露出了怀疑的眼神。
到了医院里,医生问男人:“是不是让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诚恳回答:“没有。”医生露出了怀疑的眼神。
到了单位里,男人要求请几天假,领导问:“脚为什么会摔伤?”男人撒谎道:“我走路看手机,脚不小心撞到石头。”领导满意点点头,给了男人三天带薪假。
后来,男人遇见一个高僧,说起这件事,高僧很肯定地告诉他:“你的脚就是看手机不小心撞到石头摔伤了,你记错了。”
男人不懂,高僧为什么会这样说?
我想,故事中的高僧之所以这么说,不就是要男人放下心中的那份较真,糊涂一点吗?
而男人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心有不愿,对真相念念不忘也已。
要知道有的时候一味地较真,可能事得其反,而正是因为这份不太过较真,才让他的生活更顺心,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如故事中的男主,既然大家都善意地替自己想出了摔跤的理由,而自己摔跤又是事实,且不论原因为何都不能改变自己摔伤的事实。
因此,何不坦然一点,接受这份善意呢?至于摔跤的真实原因,何不对自己笑一笑,随风而过呢?
2 不太过较真,是一种生活态度
梁晓声在《人世间》中有这样写道:人生苦短,故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所以,当活出几分清醒。
这段话不就是说人活着,应当保有几分清醒吗?而剩下的几分不清醒不就是要糊涂一点,不要太过较真吗?
书中主人公周秉昆天就是因为懂得对于生活不能太较真的生活态度,揣着一颗善良的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不计较父母是怎么区别对待兄弟姐妹与自己的,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不畏惧生活的苦难,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的心生活着。他尽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将日子过好,帮助兄弟,照顾父母,等等。
不计较,不太过较真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朋友润就是一向太过较真,在工作上喜欢与同事争高低,在生活中又经常与丈夫争论不休,因此常常搞得自己心情不好,闷闷不乐。
在单位里,同事们因此与她关系紧张,排挤她;在家里,她与老公之间也因为她的太过较真,致使婚姻亮起了红灯。起因自然是因为婆媳关系。
我们都知道婆媳关系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头号问题,在润的家里也不例外。
婆婆做饭,她嫌弃婆婆放多了盐太咸,又或者是鸡精放多了味道太重;婆婆拖地,她嫌弃婆婆没拖干净,又或者是地面残留了水渍容易打滑摔跤。
时间长了,渐渐的,婆婆不干了,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老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朋友们给老公支了一个妙招。
从此,老公时不时买些小礼物,以老婆的名义送给妈妈,让妈妈原谅老婆,又以妈妈的名义送礼物给媳妇,希望她不再与妈妈计较,毕竟老人家有些生活习惯与年轻人是不同的。老公想以此来缓解婆媳之间的矛盾。
可是,有一天润知道了老公的做法,她非常生气,说老公欺骗了,夫妻之间因此吵架不休,闹得婆婆也知道,婆媳关系也升了级。
如果润能放下计较,不太过较真,相信她的生活会是另一翻景象。
3 不太过较真,懂得该时糊涂时就糊涂
人的这一生本就短暂,弹指之间,一生便走到了尽头,因此,人活一世,我们要懂得珍惜时光,而不是凡事太过于较真。
要知道,人活一世不容易,如果凡事太过认真,太过较真,那么生活当中的烦心事也就会越来越多,生活当中的不容易也会越来越多。
这样是不值得的,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寻烦恼,也不是为了自寻纠葛,我们活着是为了寻找幸福和快乐。
因此,若是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轻松一些,自在一些,快活一些,那么,做人,就别太较真。
要知道,人活着一辈,看似很长,其实也不过春去秋来,短短数十载而已,与其浪费时间去与人计较真伪,长短,高低,输赢,这些于事无补的东西,不如糊涂一点,不计较,不太过较真,放开心胸,让世界对你微笑。
很多时候,太过于执着,太过于较真,并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朋友之间,我们若是太过较真,一丁点儿的事情就斤斤计较,那么久而久之,朋友们就会不屑于跟我们来往。
再比如,有时候,朋友只是与我们开个玩笑,调侃一下,如果我们便立马做出反应,暴跳如雷,对于朋友的调侃不依不饶。
相信,他们便不会愿意再跟我们交往,也不会再愿意跟我们真心相待了。甚至,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可能会对我们避而不见。
我们要明白,做人只有简单、宽容,才会轻松、快乐。而较真,只会让我们失去与朋友的情分,让自己徒增烦恼,如此又何必呢?
而对于亲人之间,更不必较真。因为,我们之间终究是血脉相连,终究是同根连枝,终究是荣辱与共。既如此,又何必较真呢?
况且,与亲人之间较真,只会让我们与亲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薄,还有联系也会越来越淡。
须明白,我们较真所得的一切,并不能填满亲情缺失的空虚。
因此,做人,就要别太较真,懂得该糊涂时就糊涂。
4
作家王小波说过:
人生在世会有种种的不顺意,但我们要学会在幸福与不幸中做出选择。
人生苦短,既然不计较,不较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顺心,我们何不学着不较真,懂得该糊涂时就糊涂一点儿,用不太过较真的态度去生活,让自己少些烦恼,多些快活,轻松愉快地生活。
总之,人生无须太过较真。
人这一辈子,真的不要太过较真了,看开一点,大度一点,宽容一点,快乐一点,如此才能够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不同的人读不同的故事,会有不同的感受与顿悟,不同的人读相同的故事,感受也会各有千秋,以上只是个人拙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对之处,望文友海涵。
我是平原雪,分享自己的真实感悟,欢迎阅读,点赞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