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学

生物分类学

我们在学习或者了解一个生物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些描述。是不是很疑惑,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界、门、纲、目、科、属、种”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学分类的方法,叫做“五界分类系统”。其实在研究生物学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多很多分类法,“五界分类系统”是比较广泛和流行的一种方式。

生物分类的意义是便于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五界分类系统

五界分类系统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实际上对应的是7个级别。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从界到种,分类越来越细,生物特征也越来越接近。

“界”这一个顶层的分级包含5类,分别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因此叫五界分类系统。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我们以两个品种的葡萄来举例:

巨峰葡萄 东南葡萄
植物界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 蔷薇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葡萄目,也有资料归为鼠李目 鼠李目
葡萄科 葡萄科
葡萄属 葡萄属
巨峰葡萄 东南葡萄
巨峰葡萄.png
东南葡萄.png

即便两个“种”同一个属,上层分级的“亚纲”也会不一样,类似的“纲”也有类似的现象,究竟为什么需要更专业的知识,限于篇幅和时间就不做整理了。

实际上,界并不是最高的分级,现代的五界分类最上层加了一级“域”。“域”包括细菌、古菌、真核生物域。

还有一个“生物”,在五界之外,就是大名鼎鼎的病毒(是否属于生物科学界意见不统一)。因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应归于非细胞“生物”,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大体将其分为:真病毒、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

生物学分类历史

  • 两界

    早期(18世纪)的分类,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

  • 三界

    20世纪50年代,在两界的基础上新增了原生生物界,为了解决具备动物和植物双重特征的中间类型生物分类。

  • 四界

    1959年,提出真菌界,为了研究真菌与植物和动物在结构、营养方式上和消化方式上的明显差异。

  • 五界

    1969年,提出了五界分类。

  • 两总界五界

    中国学者陈世骧等认为,上述五界分类系统把原生生物界列为一个中间阶段,削弱了原核与真核两个基本阶段的对比性;在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内,也没有考虑生态关系。为此,去掉原生生物界而成为两总界五界分类系统:原核总界(分为细菌界和蓝藻界)和真核总界(分为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原来属于原生生物界的生物,依情况分属到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 六界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在五界分类系统中,原核界的细菌在形态上尽管很相似,但根据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可明显分成两大类:古细菌和真细菌。因此提出了六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古细菌界和真细菌界。

    我国陈世骧等人提出的六界,实际是三总界六界系统,和上述的六界不同,三总界是原核生物总界、真核生物总界和非细胞生物总界。其中原核生物总界分为蓝藻界和细菌界,真核生物总界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总界为病毒界。

最后

生物学是一门古老、复杂的学科,也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学科,其下又有好多分支学科,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都特别繁杂凌乱。好多感兴趣的小朋友学习难度非常大而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求知欲,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文章中参考了众多网站,但是扔没有专业性可言,但至少我尽力做到了严谨。如有不当之处,谢谢指正。

参考列表:

人的五界分类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目:灵长目

  • 亚目:类人猿亚目

  • 科:人科

  • 亚科:人亚科

  • 属:人属

  • 种:智人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