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茨威格的书,这次看的是张玉书翻译的《茨威格文集:全3卷》,看完第一卷,写一些短故事的笔记。
1. 当我们回忆初恋时,多半在回忆那种只是奉献而非交易的爱情,回忆这样的爱情就像回忆一种命运,一种使人想重新再经历一次的命运。
《普拉特尔的夏天》——一名社交名媛偶然遇见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她借由这个青年对她的迷恋重温了一次纯粹爱情。
2. 不能独处的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得到滋养,只有在热闹的生活中才能变的生机勃勃,孤独只会让她垮下去,变为影子。
《贵妇失宠》——失宠的贵妇从王宫到了偏远庄园,失去的不仅是地位,还有没完没了的舞会,崇拜她的男人,羡慕她的女人。失去人群的追捧,她的生命变的毫无生机。只有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她才能活下去,庄园沉闷的生活只能吸干她的精气,最后她选择死亡来逃离独处的空虚。
3. 我们被所穿的衣服代表,它决定了我们的阶级,政治立场。
看完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十字胸章》,让人无限唏嘘。剥开穿着的皮衣,我们什么也不是,是友是敌,全依赖一身衣服,军装代表着阵营,比语言和肤色更能表征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尤其在战乱时期更是如此。悲剧因此诞生。他最看重的十字胸章,却被认为是从法国战士抢来的!
4. 爱情不分年龄,不管在哪个年纪,遇见爱情都一样的忐忑不安。
《夏日小故事》——50岁的大叔想要逗一下20岁的小姑娘,于是每天写情书,可是小姑娘却误以为这情书是另一个小伙写的,两人甫一见面就各种迸发各种火花。此时的大叔开始慌张,他喜欢姑娘却不敢承认,又害怕姑娘和小伙在一起……因为爱情,一个人变的幼稚,这份幼稚本生却是爱情美好的一部分。
5. 如果命运没有给你的,就不去幻想得到,不然只会失去更多。
《家庭女教师》——家庭女教师和学生的堂哥发生关系,她以为是爱情,惴惴不安又怀揣期待,她将一种肉体的关系升华为一种长久的感情,可是堂哥只是借用她的肉体让假期生活不那么无聊。得知自己怀孕后,堂哥没有想过承担,而她被迫离开家教的家。《欢乐颂》里刘涛对蒋欣说,王柏川才是最适合她的,那些张王李赵总不可能是她的菜。灰姑娘如果想成为公主,最不该觊觎的是王子,因为这样只会成为王子的一枚玩具棋子。
6. 炽烈的感情得到过一次就不会想要第二次,但凡太热烈,结束都太痛苦。
《夜色朦胧》——男主少年时同时经历爱与被爱,两种感情强烈交织出现,可惜女主是两个不同的人,他得到的太早,还没能力接受,颤抖不已的双手惊慌失措的后缩。后来遇见很多人,却再也没有爱过。
7. 即将中年的女人在风花雪月与妻子母亲的角色中进行抉择,如果一对夫妻没有感情,没有爱,这种中年危机会更明显。
《火烧火燎的秘密》——一边是孩子,一边是情人,在欲望与道德之间,她犹豫不决,没有爱的丈夫已经不再考虑,儿子是唯一的顾虑,就在她要动摇的时候,儿子生硬的将她从没有结局的艳遇边缘拉回来。鸡毛蒜皮的人生,诱惑那么多,没有原则,没有爱,处处都是陷阱。
8. 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浪子,你还好吗。
《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二战时期当了的逃兵,一心想回俄罗斯,却被各种因素限制,最后自己走入大海,生命终结在远离故乡的海里。动乱年代,何处是家。回不去的故乡,呆不了的远方。
9.因为对不起,所以用生命守护对你的承诺。
《马来狂人》——诺言,戏剧,讽刺。医生出于自己的目的拒绝了贵妇的流产请求,最后贵妇因为随意找人流产而死,她临终遗嘱就是保守她怀孕的秘密。他拒绝过的东西,最后又用生命来维护。
10. 压抑的欲望
《女人和大地》——饥渴的少女和干燥的大地,被压抑的姑娘和被压抑的性。在一个雨夜,当他在姑娘的唇边痛饮整个世界的干渴和郁闷后,他和她都从这种欲望中清醒过来。
14. 收藏家是幸福的。
《看不见的珍藏》——因为战争引起的物价飞涨以及货币贬值导致民不聊生,为了解决温饱,盲人收藏家的家人偷偷变卖了了盲人视为生命的版画,可惜一幅无价的版画最终换来的也不过是几顿饭而已。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此时的收藏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收藏家对版画的热爱反讽战争的残酷,盲人收藏家摸索着空白的纸页却以为摸着一辈子收藏的版画,这种残忍的欺骗都因战争而起。
15. 生命中偶尔的癫狂恰恰是因为平日的生活太中规中矩。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我们做了一件事,有违人伦,有违道德,我们不敢和任何人说起,有时候一些秘密会被带进坟墓,有时候遇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们会将不能说出的秘密对某一个人诉说,当秘密被说出的那一刻,于我们自己而言已经是一种解脱。有一个人让你放心的诉说,本身何其难的,不仅要对方同意你的价值观,还要对方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