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今年最火爆的国外文学作品,应该非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莫属了。在如今这个阅读趋于严重碎片化的时代,这部长篇巨作居然能让无数读者一口气读完,还直呼“”好看得停不下来”,堪称一个小小的奇迹。
那么,这本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它值得你花上几个昼夜沉浸其中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真实历史背景,完美还原“一战”时的欧洲
如果你对世界历史较为熟悉,对政治格局也有所了解,那么这部书无疑会让你直呼过瘾。在这里,劳埃德·乔治、温斯顿·丘吉尔、伍德罗·威尔逊、列宁等big brother与小说的主人公一同活跃在故事之中,向你揭示战争与和平的真相;在这里,索姆河、马恩河、凡尔登战役也不仅仅是你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而是有血有肉有画面感的真实事件,把战争的残酷剥碎开来,变成活生生的反战呐喊。
故事始于1911年6月,英王乔治五世加冕,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十三岁的比利·威廉姆斯第一次下到南威尔士的矿井之中,而距离“一战”开打还有三年时光(也是在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这个巨人倒下,中国进入一个新纪元)。
这一年,英国早已成为强盛的“日不落帝国”,保守党在国内占据领导地位,贵族们依然享受着世袭的荫蔽,而妇女还没有获得政治权利。
这一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已经40年,欧洲大陆的强国德意志开始了它对周围列国的虎视眈眈。而占据欧陆东部的俄国依然处在沙皇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
欧洲各国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下,完成了政治、民生、军事等各方面的大飞跃,帝国主义成为主流,工人阶级悄然崛起。这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也许是最坏的时代,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我们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时代巨轮中,展开各自的命运之轴。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刻画鲜明的个性特征
许久不曾看到这样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描述的场景和登场的人物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却又能毫不凌乱的彼此紧扣。书中的几大主角分散在英格兰、威尔士、德国和俄国,看似毫无关联,却被历史剧情的“神展开”拉近,命运发生或喜或悲的交错。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伯爵和女仆的不伦恋情,英国女贵族与德国外交官坚贞不渝的爱情,坚强勇敢的威尔士矿工和中士,思想开明为人亲和的美国杰出青年,穷困潦倒又性格迥然不同的俄国兄弟……他们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可谁又敢说他们不是那个时代各自国家的缩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有点像中国人很偏爱的历史小说,但不同于历史小说的主人公通常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本书作者采用的是虚实相间的手法,把自己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人物和事件完美的糅合在一起,也正因为这种写法,作者被中国读者称之为“英国的金庸”。
尽管人物众多,故事线横跨整个欧陆,书中的几大主角还是个性鲜明,读者也很容易代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和时代立场。但个人感觉故事的叙述节奏偏快,有一些人物的心路历程交代并不十分充分,偶尔还有仓促赶进度之嫌,仿佛是为了应景,而把某些人物硬塞在某些情节之中。当然,如果要求如此之高,恐怕本书的厚度还要增加个1/3了。
巨人远去,新时代来临
整本书读完,关于“巨人”到底指什么,相信你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巨人是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帝国主义国家;
巨人是曾经不可一世的旧贵族和权贵资本家;
巨人是那个阶级分明,男女不平等的时代;
巨人是冷酷的战争机器发动者,是一手遮天的独裁者;
巨人也是人性的一把枷锁,只有勇敢者方能挣脱和打碎……
然而站在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巨人倒下后,又迎来了更惨烈的二战,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格局震荡。冷战、恐怖主义、信息安全等新的“巨人”又一个个的冒出来,成为我们今天生活的主旋律。也许再过若干年,这些巨人会再度陨落,但在那之前,我们这些“蝼蚁”又该如何自处?
可能答案真的就是本书封皮上的那句话吧——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如果你也向往着成为勇敢者,不妨拿起这本大部头,畅读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