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彼得·德鲁克说:“所谓会议,顾名思义,是靠集会来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
可见,会议本应“是一种不得已的例外,不能视为常规”。此言一出,“例会”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
德鲁克接着说:“一个人人随时开会的组织,必是一个谁都不能做事的组织。”当然,专门为开会而设立的组织(如董事会)除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会议仍是职场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结。
比如这两个月的我,每年好像固定一般,1月份和2月份基本上是用来开会的。尤其今年我一人分饰两角,更甚。
昨晚结束掉南京的会议赶回杭州。早上开杭州的会议,一直开到22:00才结束。听说有一次杭州城市公司的会议从早上8:00开到了次日凌晨4:00。结束掉会议大家回去洗个澡然后来继续上班。
今天我负责的议程从14:30-19:00,整整四个半小时,拍完白板上的会议成果后,我硬是连续喝完了整整两大杯雀舌才缓过来。后来还是仍要间歇性的发言。
因为会场就安排在办公楼,综合没有准备集体订午餐也没有茶歇。午餐还是晶姐去帮我带到办公室的。再次走进会议室之前最后十分钟我狼吞虎咽扒完了百分之九十的米饭和各式菜品,还是晶姐帮我收拾。
18:00,来了一批面包,吃了半个,20:00,来了一批方便面及火腿肠、卤蛋。我吃了个卤蛋。
然后继续开,开到天荒地老与天昏地暗。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如果下周南京中心的会议议程能安排,我一定要准备充足的精美的茶歇,留好充足的预算。
开会都是苦的,所以要善待开会的自己及他人。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是在准备开会就是在做着会议的总结。
来开会的人很多,满满当当一会议室。脸熟的也有脸不熟的。真是惭愧来杭州刚好满三个月,还有项目没去的,还有认不全的人。还好大家都认识我。
冯唐在《成事心法》里有过一篇专门写如何开会,如何开好会的文,分享的是他在麦肯锡开会的一些心得。去年我读到时在那一章节画满了黑线。
随书赠送的书签设计得很精美,我把它别在了我南京办公桌上。其中放在扉页的一句话就是“请把开会修炼成你最擅长的运动。”
“巴托比定律”里说,在会议中,80%的人浪费了他们80%的时间。上班时间开会,下班时间干活或许是当代许多职场人的真实工作写照。
开会可能已经成为职场人们最痛恨的事情之一,但开好会也能成为部分人的修行。
好好开会吧,享受开会吧,将开会当作运动和读书一样,持续修炼,直至成为一场修行。
不管是参加会议还是组织会议,都学学冯唐,修炼成修行,然后驰骋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