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留名只需一本日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想留名史册比登天还难。
对于学生,做到校史留名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首先,校史留名留到何处?近些年为推广日记,笔者去过不少学校,有校史馆的就不多。在古都洛阳,只见过洛阳一高有,该校有超过110年的建校史,而该校也是几年前才利用图书馆大楼的闲置房间设立了校史馆。
其次,校史留名功在校外。还以洛阳一高为例,校史留名的校友都是因为毕业之后在社会上取得了丰功伟绩才被学校找来光宗耀祖的。几乎没有学生是因为在学校求学时表现而被记入校史的。此外,校史馆通常处于长年锁闭状态,似乎也不对学生开放,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如何改变现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校史留名?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在求学期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就能轻松为自己留下一份历史。而学校只要收藏学生这份日记就相当于让每一位写日记的学生校史留名。
  笔者建议学校开设日记馆并常年开放,还可直接做为学生查阅他人日记、学习写日记、交流写日记的场所,校友完全可以把学习经验留下来,也可把走过的弯路、栽过的跟斗和教训留下来。让后来同类者容易找到共鸣受到启迪。故事的力量强大,其教育效果可能侍比说教要好很多。后来者可以留言点评前人的日记,如此,日记的人气就用另一种形式实现校友对后来者的贡献。
  其实,不止是学校,各种单位,都可建立日记馆。一个单位人人写日记,多数人的日记就构成了这个单位最可信的历史!一个国家,人民群众都写日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再是一句空话。人人写日记,没有人还敢胡作非为,也没有人还能篡改历史!
  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李明强2017年3月17日于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门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