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喜欢做笔记的习惯,就是把我认为好有收获价值的事记下来,记录自己在某一时刻的各种想法。我也喜欢看书跟文章,刚跟男朋友恋爱的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晚上一起看一篇文章,两个人轮着一人读一次。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可以强大自己,生活不仅有朝九晚五,还要有诗和远方。
如果你没有动力,就把赚钱作为第一目的
如何让自己喜欢看书,让自己真正的自律,方法一大堆。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关键在于你还不够惨,还不够穷,没有到绝境。有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喜欢蒙蔽自己,给自己找诸多理由,觉得自己的生活还过的下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你看完一本书书的时候,自己的储蓄账户能够带来多少虚拟的货币,最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实际效益。比如,你是做销售的,那就读一些销售技巧类的书籍,学习之后马上践行起来,学以致用,能够带来成单。这就是最大的反馈了。
相信看书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也许目前看不到成果,但在你飞往梦想的时候,会是给你一双更加有力的翅膀。
从自己喜欢的书开始读
小的时候在学校读书的目的就很简单,一心想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而长大以后,思想就不那么单纯了,无法专注,人在教室心早就飞出去了。
白岩松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的而愉悦的体验”,假如你没有感受到这种愉悦·,自然也就坚持不下去。
先从你喜欢的书下手,排行榜前十的书有很多人在看,但是不一定就适合你,我原来买书的时候就是看阅读量来买,心想,看的人这么多,这本书应该很好的,蹭蹭下单了五六本,打着好好看书的旗号买回来。结果买回来翻了几页完全看不下去,现在也闲置搁着。后来在微信阅读上面看了一本我比较感兴趣的(穷爸爸富爸爸)每天闲时间就去看,越看越有劲,还推荐我身边的朋友都去看。
凡是要讲究循序渐进,先挑选一些通俗易懂,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等到习惯了再慢慢增加难度。
寻找榜样的力量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坚持下来已经有初步的一些成就了,很快有些人就进入了瓶颈期,三分钟热血的劲头也过了,开始不断怀疑自己,也开始松懈,觉得这样的努力有什么用呢,最终能得到什么,开始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我考试的时候,因为我之前考过一次成绩不合格,第二次考我想一定要过,不能再这么不争气了,然后我每天上班有闲暇的时间就看书做题目,每天晚上男朋友会去找题目来给我做,这是我做过最认真把心思都放上面了,心里的信念会每天督促你去做。
最终我终于成绩过关了,那时我可开心了,恨不得向所有人都炫耀一番。但是当我看到其他同学分数都是八十几九十几,再看看自己的努力都还只是在及格的边缘。尽管我也很努很力努力的去看书了,我想别人一定是比我付出了更多,是我的努力还不够。每个人都在奋不顾身的学习。
打个比方,我们做一件事,以为做到90分,就已经很牛逼了。殊不知我们以为的90分,不过是高手眼里的60分,甚至更低,毫无竞争力。
所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标杆,大家共识的牛人,以此为动力。
不断输出分享
读这么多书光讲究数量不讲究质量吗?
有时候觉得那些宣扬自己读了多少本书的人是在作秀,可只有亲身经历下来就会发现质与量的完美结合是可以做到的。
我以前就这么误解,因为自己的思想受限,眼界太小,有一句话说“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化成自己的智慧,所以要多输出分享。
输出的途径可以有和朋友讨论,多发发朋友圈微博头条,我比较喜欢看文章所以也就会去评论。也可以写读书笔记............
这样就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同样的24小时因为各自不同的使用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结果,日积月累,就是不同的人生境遇。
零碎时间用来听书
我之前就是实打实的看纸质书,现在都是手机上看,也方便。
听书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生活中零碎的时间,比如等公交、出差坐车等等,现在可以听书的APP打把大把的。
我一般的话、微信阅读、喜马拉雅、还有樊登读书。
通过看书我收获了什么
不管是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是为了提升自我,还是纯粹的为了打发时间,都可以让你的人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一本书的精华我们不能够完全吸收,但哪怕只记住其中的一句,并认真落实,长期积累下来,就是不小的收获了。
如:看(穷爸爸富爸爸),我知道了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财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看(不完美才美),我学会了调整情绪,接纳自己和周围人的不完美,以更柔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看(流放的老国王) 当父亲老去的时候,开始忘记身边的人和事,就像一个被流放的老国王,但父亲从未忘记要温暖儿子的那双手。
苏芩说过:“女人就得多见见世面。旅行、读书、但凡能让你内心更丰富的事情,即便强迫自己也要去尝试。人的狭隘、纠结、怯弱,全都是因为世面见得太少。岁月会把你变成妇女,经历却让你成为富女。我们必须很努力,才会成为自己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