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裴度任命马总为彰义留兵。
十一月二十八日,裴度从蔡州出发。皇上授给枢密使梁守谦两把尚方宝剑,授权他诛杀吴元济旧将。裴度走到郾城,遇到梁守谦,再次与他一起回到蔡州,量罪施刑,并不完全按照皇帝的诏旨处理,然后上疏说明情况。
39、
十二月七日,赐裴度爵晋国公,再次入朝为相。任命马总为淮西节度使。
40、
当初,吐突承璀受宠掌权时,任淮南监军。李鄘为节度使,性格刚严,与吐突承璀互相敬惮,所以两人相处没有什么问题。吐突承璀回京,引荐李鄘为相。李鄘耻于被宦官举荐,等到将佐出城饯行,音乐响起,李鄘流泪说:“我到老都安于在外镇守一方,做宰相不适合我!”十二月二十三日,李鄘抵达京师,推辞说声明,不入宫觐见皇帝,也不上班办公,百官到家里探视,一概推辞不见。
41、
十二月二十五日,贬淮西降将董重质为春州司户(户籍官)。
董重质为吴元济的军事,屡次击破官军。皇上想要杀他,李愬上奏说,之前已经许诺董重质免死。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
1、
春,正月一日,赦天下。
2、
初,李师道密谋反叛,判官高沐与同僚郭昈(hu)、李公度屡次进谏。判官李文会、孔目官林英一向为李师道所亲信,流着泪对李师道说:“我等尽诚为尚书担忧家事,反为高沐等所痛恨,尚书为何不担忧十二州土地,反而成全高沐等人的功名呢!”李师道由此疏远高沐等,外放高沐为知莱州。正巧林英入京奏事,命进奏吏密报李师道说:“高沐暗中输款于朝廷。”李文会顺势构陷,李师道杀高沐,并囚禁郭昈,凡军中劝李师道效顺朝廷的,李文会都指为高沐一党,关进监狱。等到淮西平定,李师道忧惧,不知道该怎么办。李公度及牙将李英昙趁着他的恐惧,游说他,让他向朝廷派送人质,进献土地,为自己赎罪。李师道听从,遣使奉表,请求以长子入朝侍奉,并献出沂、密、海三州土地。皇上批准。正月二十一日,派左常侍李逊到郓州宣慰。
3、
皇上命六军修建麟德殿。右龙武统军张奉国、大将军李文悦认为外寇初平,营缮太多,报告宰相,希望有所论谏。裴度趁着奏事的机会进谏。皇上怒,二月十三日,贬张奉国为鸿胪卿;正月十八日,贬李文悦为右武卫大将军,充威远营使。于是疏浚龙首池,修建承晖殿,开始大兴土木。
4、
李愬奏请擢升淮西有功将士为判官、大将以下官员共一百五十人,皇上不悦,对裴度说:“李愬诚然有奇功,但是奏请过多。如果当年李晟、浑瑊也这样,又该多到什么程度呢!”于是搁置不理。
5、
李鄘坚决要辞去相位,三月十五日(原文为二月,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任命李鄘为户部尚书。任命御史大夫李夷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6、
当初,渤海僖王言义去世,弟弟简王明忠继位,改年号为太始;一年后去世,叔父仁秀继位,改年号为建兴。三月二十二日,遣使来告丧。
7、
横海节度使程权自从世袭沧景地盘,与河朔三镇没有区别,内心不能自安。三月二十六日,遣使上表,申请举族入朝,皇上批准。横海将士乐于没有朝廷管束,自由自在,不让程权走,掌书记林蕴晓谕以祸福之道,程权才得以离开。皇帝下诏,任命林蕴为礼部员外郎。
8、
裴度在淮西时,布衣柏耆向韩愈献策说:“吴元济既已就擒,王承宗吓破了胆,如果丞相能写一封信,我带去游说他,可以不动刀兵而让他归服。”韩愈报告裴度,写信给他。王承宗恐惧,求哀于田弘正,请求以两个儿子为人质,及献出德、棣二州,缴纳租税,请朝廷任命官史。田弘正为他奏请,皇上开始时不许;田弘正的奏章一道接一道送来,皇上不愿违背田弘正心意,于是批准。
夏,四月一日,魏博遣使送王承宗的儿子王知感、王知信及德、棣二州地图、印信到京师。
幽州大将谭忠对刘总说:“自从元和年以来,刘辟、李锜、田季安、卢从史、吴元济,阻兵凭险,自以为深根固蒂,朝廷也不能那他们怎么样。然而顾盼之间,身死家覆,都不自知,这不是人力所能及,而是天诛。何况当今天子神圣威武,苦身焦思,缩衣节食,以养战士,看他的志向,岂是有一天忘记心忧天下的吗!如今国兵汹涌北来,赵人已献城十二座,我深为您忧虑。”刘总哭泣下拜说:“听了先生的话,我的心定了。”于是专意归顺朝廷。
9、
四月十五日,皇帝从宫中拿出废印二纽,赐给左、右三军辟仗使。旧制,任命宦官为六军辟仗使,如同方镇的监军,但是没有印信。现在,因张奉国等触怒皇帝,才开始赐印,宦官得以纠正军政,掌握实权,直接向皇帝报告。
华杉曰:
人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待问题,要有正确的“问题哲学”,就是要接受问题,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三千年历史,哪一天不是问题?哪一天没有危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要接受。最愚蠢的态度,就是看到问题就想解决,就要出招,却不知道解决问题的举措本身又是一个问题,而且往往会制造出更大的问题。民间有谚语,叫做“按下葫芦浮起瓢”,把军队将领这个葫芦按下去了,宦官这个瓢就浮起来了。宦官比军队要可怕得多,军阀就算割据,朝廷还能绥靖偏安;宦官则在皇帝卧榻之侧,可以直接危及皇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