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写遗憾,往往写得悲壮、写出不甘,但也许并非所有世人眼中的“遗憾”都对等地写照着他或她内心深处真正埋藏的“遗憾”。
壮志难酬的智者、难觅知音的谋士、功败垂成的将军、善始恶终的帝王,这些人身上的的确确都烙印着历史史册和人物转述当中深深的遗憾,但其实除却他们自己再没有任何人能万分准确地述说他们人生中的遗憾。
也许智者壮志难酬,但其智慧并未拘泥于遥远的历史,而是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后人传颂“读史可以明智”;也许谋士难觅知音,但那些孤傲、清纯的身影其实从未消散,千百年前的谋士也许跨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与今天的上位者进行着直达内心的交流;也许将军未能逢战必胜,但那些个为天下苍生挥剑执戈的日夜不会因为拼尽全力未能如愿的无奈而抹去,世人会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也许帝王未能善始慎终,但那份纯粹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满含宏图壮志的初心从未被否认,也许他是历史长河中必经的一环,每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后世的走向,他个人的人生脚本因注入了历史才显得格外宏大、格外引人注目。
本书的作者没有把眼界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只凭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这些人物身上所缺憾的东西,而是从历史大环境中去剖析他们与那个时代不相融、却对王朝发展和历史进步至关重要的特性,站在相对客观、冷静的角度叙述人物生平。他在写“遗憾”,但并不是将遗憾的感觉和失落的感受强加到读者身上,而是引导着读者自己去体会一个英雄的传奇、又去理解一个传奇的缺憾。他唯恐自己个人情感可能出现的偏差叨扰了正置身历史当中的读者,所以只在每篇首尾注入个人的情感,他把“历史的遗憾”的引子抛出便再不左右他人对这遗憾的解读,他把后世对历史遗憾的“弥补”赋于篇尾去让个人和社会都去与历史和解。
遗憾之所以为遗憾,即有所遗失而后有所慨叹,当沉重的遗憾色彩与刚强的前行力量相逢其时,遗憾便有了回旋的余地,前行更有了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