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的春末,在通往夜郎的某条驿道上,一个身着囚服的老者正望着远处江面仰天长叹。他已年近六旬,鬓发已经染上霜色,手脚也被...
李白的理想是赤裸裸,毫不忸怩含糊的,二十七岁时他就写文章直言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四十岁时...
古代中国,女性因受到封建礼教“三从四德”的要求,性格上多温顺恭谨,情感的表达也多内敛含蓄,果敢、独立、大胆,敢于突破礼教束缚的是少数 。李白这首...
有一种说法是,天宝十载(751年),五十一岁的李白南游吴越。而当时的唐玄宗溺于佛道、热衷于神仙术,荒淫无度,荒疏朝政,而国家又征伐不断,穷兵黩武...
很早就有人提出李白是胡人,而并非汉人,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就有此观点,并且还影响颇大。但李白自己是不会承认自己是胡人的,他相貌堂堂,毫无异域特征,...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可不同的人看到,感受却又不同。汉乐府中有一首《日出入》,据说是汉武帝祭祀日神所作,李白在八百多年后看到后,对里面的思想却并不认...
唐朝的边塞诗是我们非常喜爱的诗歌题材,尤其是盛唐的边塞诗,更以恢弘的气象、炽热的情怀与深刻的内涵,成为唐诗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边塞诗...
江淹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令人产生悲伤的,它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更何况是生死的离别呢!李白的这首《远别离》,以历史上娥皇女...
我们读李白的诗飘逸俊秀,我们看李白其人豪迈不羁,我们就可能认为他的诗自然天成,他是不屑于去字斟句酌的。我们也可能就以为,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