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野草呀
图:百度百科,侵权删
惊蛰:
春雷响,百虫惊,万物长。只一读,便是惊心;只一想,心便悸动了。
春是,萌动。
蛰是藏,冬天动物藏起来,不吃不动。惊蛰就是春雷把蛰伏的动物都惊醒,万物出动。
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仓庚即黄鹂,鸠即布谷。鹰为秋时,鸠则叫来了春,顺节气而变。想必这样一说,你便懂了。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
这首诗最爱“虫声新透绿窗纱”单单这一句。因着生机。你听唧唧虫鸣声,春天必是来了。今夜,我们对春感受格外深。
说不明原因,就是偏爱这一句“虫声新透绿纱窗”。许是因为农家、因为儿时、因为回忆。我一直搞不明白,童年不是很快乐,为何却一直在心底深处藏着它。可能正是因为苦涩吧!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余钟磬音。 ——唐·常建
曲径通幽,漫漫人生路。深谷、高林、鸟鸣,超然物外的存在。身处此境,心也静了下来。登山或者去舒心之地,总容易放松,有种可以把自己交付出去的感觉。不喜繁华,尽爱素净。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醒苦海梦中人。无论是谁,来到寺院。心中杂念,总也能放下片刻。即使你不是佛家子弟,这环境、氛围总有这种力量。身处尘世,都是俗人。勿贪勿念,平凡也好。
雨天也可以很慵懒。躺在床上或坐于沙发上,放着轻柔舒缓的音乐,一杯刚刚泡开的茶还舒展着叶,一本让心悸动的书,足以应付漫漫雨季。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
有人偏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孤独,我却独喜“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惬意。虽不会喝酒,但一曲一书茶一杯也还是可以的。这些,都是有情调的事,提高生活质感的事。其实,这些也很简单。一本书,一首歌就够了。甚至再简单点,一颗心就够了。不需要跑到古色古香的文艺茶店里,或者音乐缓缓地书店里,只要有颗心沉淀其中就够了。或许,你旁边还有一人,不时抬头看看会心一笑后,再各自埋进各自的世界。哈哈哈哈,实在没人陪还可以养只狗,它安安静静地呆着、陪着你。如果连狗也没有,还可以有个娃娃。再没有,你就当我没说吧!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一些诗,爱上。是因为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归属。这句诗,是初见。可一见到,我就知道它在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