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挖财记上刚交的住院费,APP开机页面提示:记账就是记生活。(内心os:挖财app的开发人员你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这app用了三年,此时只想卸了它。你看人家闲鱼,推送提示都是类似“有一只喵想你了”之类。
罢罢罢,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三天前还吃着圣诞姜饼喝着芒果汁,现在耳边是四面八方的病友的方言。鲜衣怒马仿佛刚才,天旋地转回归人间。
朋友看我状态不好,我说可能是近期事情太多了。回想Dr.程写:压力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健康的人因重压而更加昂奋,病态的人则在重压下走向孤独以致崩溃。(摘自《细读美国大学p206)
三天来出入医院,看见突然涌入电梯又分散去不同楼层的乡亲们,脸上交错的皱纹遗留着生活的痕迹,眼神中的迷茫伴着呆滞的脸庞,偶尔会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天喊地。
难怪文倩大姐大里说,要是觉得日子不如意,就去医院看看。进了医院,各种管子插上,明明是大人,虚弱得像个孩子。朋友安慰说,在生病时不要胡思乱想,想的很多事情,以后回头看,都没有用,自伤而已。
------时间都去哪儿了?父母都老了-----
一到年底,总是会做计划立flag。翻看笔记本,密密麻麻,BTW,好多想做的事仍然没做,时间都去哪儿了?
再看看挖财,饼状图清清楚楚地显示了这一年的花费占比,钱去哪儿了--心里明镜似得。
孙圈圈在《请停止无效的努力》里说了一个公式,翻译过来大白话就是:
要想知道今天你为什么站在这里拥有这些,就看你把昨天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花在哪里;若是想知道明天你会站在哪里可能会拥有什么,看看今天你如何分配时间、金钱和精力,也就可以预料了。
话说求仁得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用atimelogger2记录时间花费,发现工作占50%,孝顺父母上的时间用的极少,吃了一惊,自认为自己还蛮孝顺的,软件没有错觉,实际陪伴的还是太少。《诺言》里说,所谓时间管理,其实管的是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社会关系的生命。
说得真好,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一诺说,看望老人的时间可以提前安排,不要等到来不及才去追悔。而一件事情只有想做和不想做,想做的话怎么都有时间,一直拖延着不去做看上去是有很多不得已的理由,实际只有二个原因--恐惧和害怕。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如果没有选择,只有一条路,硬着头皮也只能走下去。
-----------说好的18年的计划---------
06年教授《管理学原理》计划那章时,对学生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计划的意思。学生怼回来:计划不如变化快。
新的一年,是不是就不要做计划了呢?
罗振宇给古典的《跃迁》作序问:你为啥觉得你的这个事业有价值?古典说,人这一辈子遇到五六次人生和职业困惑......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这是古典给《跃迁》定的主题,说的极简单。
这次回来路上,还带了另外一本书《杂食者的两难》,说的是人类到底该吃什么的问题。在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的营养学中,人类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其实,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无论是吃什么,还是干什么,做计划,最简单的逻辑就是,避开消耗我们的,加强对我们有利的。
有两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控制自身的力量,如何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这话从我嘴里说出来,站在34岁的尾巴上,好像有点假大空。
“多背一公斤”发起人安猪老师说:人工智能时代,看什么是不变的,比如说未来十年你的角色可能有哪些。他以大学生为例:未来十年,你会是一个职员/雇主,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这个我认为具备一定的意义。
十年很快,快到我们已经忘记了Nokia;十年很慢,慢到马斯克布局之大已经让人忘了致敬乔布斯。
新年马上就要来到,经典的保安三问: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不知道该说什么凑字数的分界线-----
2012年,开电话会议,我噼里啪啦的说啊说,挂上电话,父亲在旁摇摇头,说你话说的太多了以后说话说慢点想着点说,今天想来,这一句话就够用好久,只不过那时我不懂。
2017.12.29 深夜陪床,感慨新年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