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老师讲了写作训练的总纲。从找到新鲜题材写起来、突出主题,到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让别人产生共鸣,最后进阶到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持续进阶的过程。具体给出5步练习法,并用发朋友圈为例进行5步法的阐述。
第一步,找个新鲜有趣的题材开始写。
如果写观察日记,就是用手机就像用手机拍几张有趣的照片,然后加一句文字说明(什么时候在哪拍、拍的什么、为什么拍)。任何一个让我们觉得“原来如此”或则“原来不过如此”的见闻,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第二步,让主题画面突出出来。
能记录新鲜有趣的东西,并突出主题,就达到了初中作文水平。
第三步,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
有轮廓(整体看法)、细节(支持主题和故事情节)和故事情节(有线索串起来)。
第四步,让读者产生共鸣。
第五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贝聿铭的建筑、夏加尔的绘画、鲁迅的杂文、张爱玲的小说,一看就知道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自己的风格。
今日体会:其实老师说的每个点大概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不能融会贯通、从一定逻辑上把它们串起来,所以就是一个个散落在地的珍珠,如果学会了反思思考去吧这些珍珠用某种逻辑或某些方式串起来,那么也就有了自己写作的方法和风格。
今日行动:看看自己以前发的朋友圈,反思总结一下。
课程有个友友留言有个非常精彩,记录学习一下:
看完 老师这篇文章,很吻合 从小学到 大学毕业的经历。
小学 阶段 的写作得开始写,得有东西写,需要找生活中的素材。
中学 阶段 的写作 得会表达 自己的想法了,也就是 写作有个主题 和主线。
高中阶段 的写作得会互动,引起别人的共鸣和认同。
大学 的写作得有目的了,比如为了什么事情,需要书面表达。
牛人的写作 具备特殊的风格,比如作者出书不但有目标,而且有风格,老师的书之所以是畅销书,里面不仅仅有很多干货,最重要的是趣味 和深入浅出的讲底层原理和方法的风格。
写作 也对应着说话,小学生说话是随意的 一件事一件事的说;中学生 说话 可能有个啥想法 或目的 来说事;高中生 说话 里面就会有互动性,让他人同样自己的想法;大学生 或者 成人 互动性和故事性会更强,这时的我们需要照顾和考虑 其他人的情绪和权益,不能像小学生、中学生一样任性,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谢谢老师的作业,可以发现 自己和朋友写作所处的阶段,甚至看出一点各自心智模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