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说,人人都有攻击性。人活着的动力来自满足力比多的需要和释放攻击性的需要。攻击性的表现方式有两种,向内攻击和向外攻击。向内攻击为认为自己不够好,压抑自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嫉妒也是攻击性的一个方面。向外攻击表现为打人、破坏、诋毁等大家熟知的不良行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良好的攻击性释放形式是竞争、成功。
儿子很少攻击别人,但是他的攻击性表现在抗拒,这也是对外攻击。记得幼儿园的半日公开课,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做运动,大家一起围成一个圈边跑边做动作,只有他居然单独站在一边,不参加,老师拉他进去,他都不愿意。他在抗拒,以不配合表示攻击。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攻击性,因为他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如果这种攻击性没有被父母(尤其是妈妈)接纳的话,会造成很多问题。婴儿在2-6个月的“分离个体化”阶段会咬妈妈,从而感知妈妈疼,而我不疼。通过咬人来认识除自己之外的客体。这时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咬而责备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孩子的攻击性也慢慢会向内攻击。
生活中有一些老好人,跟他们在一起时,没有激情,没有快乐,可有可无的感觉。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应为他们的往外的活力被父母扼杀在摇篮里了。佛洛依德说攻击力就是生命里。
有一句流行的话:“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们对有趣灵魂的追求说明了品味的提升。也说明有激情的人更受欢迎。亲密关系中,“相敬如宾”只是水中花镜中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是因为太乏味,“床头吵架床尾和”正反应了激情能够提升感情。“打是亲骂是爱”被人们喜闻乐道,人是有欲望的,怎可能“一潭死水”?活着,必须让生活更有趣。心里有一定的攻击力才有激情,才有生命力。一定意义上说,攻击力就是生命力。
老公说我有攻击性,现在找到了理由。因为好玩,我会对老公掐肉肉、打屁屁、戳肚肚……老公有时说会疼,我说不掐到疼没意思,不拍响还好玩吗?儿子有时候都主动翘起屁股让我拍。哈哈。
2020-05-02攻击性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