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班,边开车边听“蒙曼说隋文帝”,有点意思。
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贤良君王,尽管夺权时弑兄杀弟,但其在当了皇帝后表现出色,为盛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有名的大唐盛世。
有一次.唐太宗问大臣房玄龄和萧瑀:“隋文帝是怎样一个君主?”房萧回答:“隋文帝勤政。他每次上朝时间很长。有时都过了中午,还召大臣来谈事,午饭传进殿上吃,他是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
唐太宗笑着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大意是说,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隋文帝不太精明,但要求人又细,很苛刻,不精明,不通达,总是对大臣做事不放心,所以凡事都亲自作决定,不放手让人去干。然而,一天要处理无数的政务,尽管用心用力,哪能一一合理、事事妥当呢?而群臣见皇上是这样,就不会去思考,只是一味地接受、迎合罢了。明明有错,也不去劝谏,所以,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啊。作为一个皇帝,不如广任贤良的大臣,居在高位把握全局,严肃法律政令,谁还敢为非作歹呢?
有时候,事必躬亲未必是好事,天下的事情很复杂,如仅靠皇帝一人来决断,难免会出现失误。如果失误积累多了,怎么能够不亡国?
唐太宗明智的地方,他会信任大臣和各个部门,让部下各司其职,因此,大唐的寿命远远高于隋朝。
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差别,一个是帅,一个是将。帅懂得用人,将懂得做事。身为管理者、领导者就应该学会用人,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不是还有句话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