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节目很多口语发音的元音和谐正在消失中,另一种特殊用法

观看韩国节目,发现很多标准语以-아结尾的发音,口语中都不发成-아,而发成-애或者-어。

例如:

-것 같아发成-것 같애;

바라发成바래;

-지 않아发成-지 않어等等。

这个现象是否说明韩语的元音和谐正在消失中?-애以及-어是不是可以自由互换的音位变体?

首先说最典型的情况:않아 -> 않어。从字面上看,这确实破坏了元音和谐。不过我觉得,这种用法是有条件的,它只出现在口语中 반말 体的句尾,并且带有一种不耐烦的口气。

而在书面语中,以及后接 -요, -서 等词尾时,아 并不会换成 어。所以我不认为韩语中元音和谐体系已经崩溃,而只认为 않어 是一种带感情的特殊用法。

같아 -> 같애 的产生,我觉得是受了 하다 -> 해 的影响,因为我见过有人把 같애 拼成 같해。这属于个别词语影响个别词语造成的讹误。

由于 해요, 해서 等接词尾的形式很常见,所以 같애 也有带词尾的用法,如 같애요, 같애서。但这些用法都只局限于口语;需要写下来的时候,一般人还是都会写成 같아。

바라 -> 바래 的使用范围则更广一些,会出现在口语之外的场合,比如林亨柱有一首歌就叫「행복하길 바래」。

它的成因我并不清楚。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词 나무라 -> 나무래(责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