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嗯,吃过花生吗?这种小小的、圆鼓鼓的果实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闲暇时,边翻阅书本,边掰几颗花生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总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在嘴里蔓延。
这个暑假,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里一本书——《落花生·少年许地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先前学习过的课文就有一篇许地山爷爷的《落花生》,落花生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少年许地山与落花生究竟有什么关联呢?不由得激起了我的欲望,书一到手,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倍受欺凌的岁月,一大批台湾的仁人志士,舍弃异国他乡的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回归祖国大陆,积极参与到反抗日本侵略斗争中来。少年的许地山就是那个时候跟随父亲返乡落籍福建漳州,并从漳州出发,投身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而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这本书追溯了许地山爷爷童年时代的许多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难忘的花生宴》这篇文章,它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正如父亲所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掩卷深思,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人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是啊,走在街上,有时总会看见些衣着光鲜亮丽,却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来。垃圾运输车的音乐声响起,小区的一些人随手就把手中的垃圾一抛,也不管有没有丢到垃圾桶里,那垃圾袋里溢出的味道让人退避三舍,害得环卫工人还得下车把垃圾再收拾好,他们那艳丽的服装却让人感觉很刺眼。与之相反,那些环卫工人他们总是起早贪黑地勤恳工作,不求名利,无私奉献,为着城市的那份美,默默地辛劳着。他们皮肤黝黑,衣服朴素,在阳光照射下,越发显得引人注目。
读了《落花生·少年许地山》这本书,我意识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过分的追求虚荣,将成为累赘。花生,如此普通的名字,朴素实在,毫不夸张。而成为像落花生一般的人,不应只是随口说说,而是应该拿出真切的行动。
吧嗒,我又尝了颗花生。此时,花生的清香不断在嘴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