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有目标之人吗?看到这个问题相信一百个人里最起码90个都会说有的,这不,我新年的计划列表还在这呢。所以,现在一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列表,自己的完成度是不是也到了三分之二(呵呵,三分之一我看都不一定)?那为什么我们都是一个有目标却总完成不了的人呢?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赛勒(Richard Thaler)的一个理论对其作出了一些解释。
赛勒最为著名的一个理论模型即计划者——实施者模型,我们总是给自己立下一个长远的对自己有益的目标,但是经常却是会向短期的诱惑力屈服。比如说,很多人都想着自己要变瘦穿好看的衣服,但是减肥不是一两天就能瘦下来的事情。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总是要吃,一不留神看见个美食,或者说是图片都能让自己口水流三尺,什么减肥,吃饱了才有力气减。
所以说,当我们定下目标时,那很可能并不能叫做目标,只有我们真正开始去做了,那时候它才真正成为目标,不然那只是空想。
那么真正开始践行目标靠什么呢?很简单的三个字——执行力。根据哈佛大学的一篇研究表明,执行力应包含六个方面:计划、沟通、风险评估、实施、反馈以及改进。
当然首先就还是先要有计划,是一个你想要去做的事情,比如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写下了一个目标,今年跑步1200公里。我是想着一年365天,跑步三百天,因为我每次大概都是跑四公里左右。17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我大概跑了四百公里吧。所以你看,目标和做到之间是有差距的,我的目标其实也算合理,风险评估的话很靠谱。但是真实的数据显示,我一年现在还做不到跑1200公里,所以我现在已经将自己的计划调整了一下,跑上500到600公里足矣。
一般来说我们的执行力会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计划,另一部分则是短期计划或者也可以叫做刚需计划。
不用很费脑子,想一下,自己肚子饿的时候会不会一直忍着不去吃,我打赌几乎没人会这样虐待自己吧。这是什么,是刚需,所以我们 对其执行力特别强,不顾一切的要去做,因为不做立马就有了损失。
相比之下,长期计划我们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一种误解,“嘿,你现在苦哈哈做的事情完全没什么效果嘛,要不不做了吧。”于是根据哈佛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人和人的差距就在下面了。
想想难道不是吗?一件对自己足够有益,能让自己又很大进步,成长的事情怎么可能是一瞬间就给出反馈,让我们觉得自己学会了呢?
很多人羡慕别人弹的一手好吉他,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了。怎么办呢,那就买上一把吉他呗。算一下,我的吉他买了块两年,自己摸过的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这个样子想要弹好吉他,真的是在做梦。
我这种人其实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呢,应了商家的一句话:“买到即是赚到。”在我心里,以为自己买了把吉他,我自己就有了弹吉他这种能力。甚至偶尔还能不经意间装上那么一下,我买了把吉他,等着我练好了弹给你听。别人一听这话,心里好生佩服,殊不知,大家都健忘,说完没人记得。
之所以买了吉他不去练,本质上是因为刚需不足。不会弹吉他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没有,好了,那就在拖上一拖,所以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现代病——拖延症。
那么长期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能不能培养成为一种刚需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
首先要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只要这件事不是离谱的出奇。我经常告诉自己一件事,那就是毫无疑问的去相信自己,因为只有自己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我们才有那么一线希望可以做到。
再则就是降低对结果的预期。嘿,那这不就和上面的矛盾了吗?矛盾吗?不矛盾。很多人经常会犯一种“病”,叫做完美病。这些人非得等着自己做到极致完美才出手,可这世界哪有极致的完美,不要想太多,先把事情做完最重要。当你完成一件事,可能它最初的结果不是很好,甚至惨不忍睹,可是没关系,一路做下来,积累的经验,得到的反馈,一定会让你在下一次将它迭代升级。想想这个世界上我们现在认为所有的伟大产品,哪一个不是在之后经历了无数的缝缝补补又缝缝补补。
给要做的事情加上足够多的意义。比如你想要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起不来怎么办,一个闹钟不行,十个闹钟就行了?屁。给钱,找个认识的人,告诉他,要是你早上起不来,那就每次给50红包(或者有钱了可以多给些,反正我是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花不完的 钱),我就不信不肉疼。
有了切身实际的利益,每一次起床感觉上都是在赚钱 ,并且有人会不断拿这个说事,毕竟 这是你自己提出来的,再苦也得自己 咽下去。
说到这就差不多要结尾了,纵观全文,一定要知道的就是再定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动动大脑,想想自己能不能立刻就去行动,一切不能产生行动的目标都是对自己耍流氓。
图题来自:摄图网
图题授权基于:CCO协议
冥想时刻:
当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是靠着十几个手机才做完了整场发布会,可大家现在依然觉得那是个很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