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忆曾表示:“骆先生讲课时,学生们总是争相抢夺座位,把地面挤得满满当当。”
她所说的“骆先生”,就是被不少同学称赞为“魏晋之风”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骆玉明。
每一节课都座无虚席,他还在网络上开设了一门关于古诗的课程,这门课程一经上线,点击率就超过了五十万。
而他的那本名为《古诗词课》的小说,一上市便获得了豆瓣9.1的评分。
有人说,他幼年时,只知道这首诗的优美,而不明白它的意思,只能把它一字不漏地吞进肚子里。
当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背诵了那么多年的诗词,里面有那么多的希望和力量。
骆玉明先生曾说:“走进诗中,才能走进自我。”
无论多少年过去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悲欢离合都不会消失。
我们所有的寂寞、孤独和焦虑,都可以用华美、深邃的语言来治愈。
一、寂寞的时候,就朗诵《咏怀》
《咏怀》
魏晋·阮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骆玉明在《古诗词课》一书中首先向学生们推荐了阮籍的《咏怀》。
249年,司马懿执掌曹魏政权,阮籍被召入官场,成为一名文武大臣。
那个时候,政治黑暗,很多虚伪的人都在政治上作威作福。
而清心寡欲的阮籍一直被这个肮脏的圈子所排斥。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就像一只孤独的鸟儿,一只孤独的野兽,没有一个人可以分享他的快乐。
到了夜晚,他会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朋友,想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不过,萧晨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认输,反而与他握了握手。
他登高临水,沉迷于文学创作,在一首又一首的咏怀诗里,体味着人生的宁静与欢乐。
骆玉明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寂寞是逃不掉的,只有和寂寞共存。
举杯的嘈杂,倾吐心事的温柔,只是安慰自己,让自己暂时忘却寂寞。
当一首歌唱完,人走了,你就会陷入更深的孤独。
与其用喧嚣来填满空白,还不如去接受空白,跨过空白。
纪伯伦曾说过:“寂寞是悲伤的伙伴,也是心灵活动的亲密伙伴。”
享受一个人的宁静,寻找心中的诗情画意,生活就会变得更充实。
二、忧心忡忡之时,多看看《饮酒》
《饮酒》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时候的文人都以仕途为志向,陶渊明亦是如此。
他的父亲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重振家族。
他天性喜静,热爱自然,但为了光耀门楣,他不得不进入仕途。
然而这些年来,他在朝堂上进进出出,一事无成,让他忧心忡忡。
直到41岁,他才决定辞去官职,去追寻他一直渴望的田园生活。
他居住在一处僻静的破屋中,听不到外面的车水马龙,也看不见外面的繁华。
他经常一边走,一边嗅着花香,一边看着高山,看着飞鸟,冥想着,内心的烦闷也消散了不少。
从此,一个不知名的文臣被除名,一个“隐士”出现在史书上。
骆玉明在对《饮酒》一文的说明中,一语中的,点出了陶渊明忧愁的根本原因:
在利益和攀比的压力下,生活会变得很不稳定。
一个人焦躁不安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节奏。
生命太短暂了,我们没有必要跟上别人的脚步,更没有必要被世界的眼光所束缚。
在这里,你可以在山顶上追逐风景,或者在半山腰上享受休闲时光。
只需要做回自己,做回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一切的不安和恐惧都将不复存在。
三、追忆往事,重温《锦瑟》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可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锦瑟》中,李商隐被认为是唐人在七律诗上造诣最高的一位。
然而这次科举却是一波三折,先是落榜,再是莫名其妙被革职。
在他进入朝堂之后,因为党派纷争,他受到了压制。
最后,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他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团聚。
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的妻子死于一场大病,而他自己也得了一场大病,一贫如洗。
看着那一根根琴弦,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华年。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他都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他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生活中,直到46岁的时候,他才因为抑郁症去世。
李商隐的悲壮身世,让骆玉明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过去的美好记忆,在你的记忆里,却只是一场空。
一声“只是那时我已恍惚”,将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掩盖了下去,也将无尽的忧伤与哀伤都说了出来。
谁都有无法忘记的过去,无法忘记的痛苦。
然而,过去就是过去了,再多的回忆也没有用。
生命是一架永远不会停止运转的机器。
该放下的放下,该忘记的忘记,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四、对现状不满的时候,看一遍《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为常健临时起意,作了一篇题壁之作。
中了举人之后,他就想要出人头地,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成功。
一日清晨,他闲极无聊,在林中散步,走进一间古老的寺庙。
一条通往幽静深处的小路,小路旁有一间禅房,被茂密的花草遮掩着。
清亮的山光,清幽的水波,清脆的鸟鸣,顿时让他心情舒畅,体会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快乐。
虽然一腔雄心无法一展拳脚,但能够饱览山河,岂非人世间之福?
他放弃了对自然的抱怨,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山水,并以诗歌的形式流芳百世。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切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难题,实际上都是一条新的出路。
骆玉明对此诗的诠释中,曾提及一个名为“寂照”的禅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水中,可以映照出世间的真实。
浑浊的水面,映出纷乱的世界;清澈的湖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水”,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心态。
心中的怨恨,就像是遮天蔽日的乌云,让人看不清眼前的一切。
只要保持乐观,哪怕是在迷雾之中,也会有一丝曙光。
哪怕命运再艰难,我们也要继续前进,因为下一个拐角,我们就会看到希望。
五、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将进酒》。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骆玉明认为,《将进酒》是一首经常用于吟唱和演出的诗歌,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年,李白在嵩山下遇到了元丹丘、岑勋。
从他被赏赐的黄金,离开长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年。
风光一晃,荣华一晃而过,雄心勃勃的他,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
好年华,一去不回,一去不回,一去不回,黄河水,他的头发,也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花白。
想到这里,李白暗暗安慰自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豪气干云,将贵重之物都典当了,换了好酒好雨,与故人痛饮一场。
在这修炼之地,不管是李白,还是普通人,都逃不过人生的起伏。
在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用一件事情的成功和失败来界定生活的好坏。
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一次又一次的落后,让他们失去了所有的自信,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是,生活就像是一个山坡,有高峰,也有低谷。
希腊有一句格言,下坡路与上坡路,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你如何去走而已。
稳住自己的情绪,坚定自己的信心,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六、对世界的事情无可奈何的时候,看一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零八二年,苏轼被流放到黄州,这里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一开始,他很沮丧,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到了赤鼻矶,那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唤醒了他内心的豪情。
千年长河,周瑜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与时间相比,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他为什么要因为自己的无力而感到孤独?
他抛开了被贬之痛,褪去了“大学士”的名头,开始尝试融入本地生活。
他虚心向农民学习,尝试开辟荒地,以解决自己的温饱;
甚至,他还亲手建了一座简陋的宅院,名为“寒堂”。
看着风景,看着月亮,看着书,写着诗,凭借一种豁达的态度,他的生活过得很惬意。
骆玉明在《古诗词课》一书中对苏东坡的评价是:“身处重压,仍能自娱。”
世人都匆匆而过,忙碌而忙碌,能留下的东西很少,能控制的东西也很少。
生死不由人,富贵不在人。
人的一生,就是要有一颗无忧无虑的心。
任你风雨来,我自当漫步,一蓑烟雨任平生。
无论宿命把你扔到哪里,这颗心安宁的地方,就是吾乡。
七、当你无法找到生命的真谛时,看一遍《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骆玉明曾说《春江花月夜》有“一字压倒了两个宋朝,一字压倒了整个唐”的美誉。
然而,此诗的创作者——张若虚,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下去。
他的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姓字,皆无记载,所著诗歌多已失传。
正如他所言:“世世代代都过去了,河月年年看相似。”
一首诗,千百年来,一幅壮丽的画卷,一幅永恒的画卷,一幅画,一幅画,一幅画,一幅画。
在这一轮明月和一条大河的映照下,成败得失,生命的意义,都变得微不足道。
然而,从这苍凉的字里行间,骆玉明读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气势。
月色是永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就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解。
生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无太多玄妙可言。
然而,在这短短的数十年中,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亲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不枉此生了。
八、有一种说法:这些诗歌虽然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兴趣。
在诗歌的天地中,生活以美丽的姿态尽情展现。
在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有苦有甜,有甜有苦。
而吟诗作对,则是一种对人生的体悟,对自己的剖析,对自己的追根溯源。
一言一语,心胸宽广;一篇一篇,给人以动力。
通过这些古诗,你可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
也能看透人生的悲欢离合,微笑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给我点个赞,勤学苦练,品味人生百态,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