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她小雨吧。当年大学报到,她提前半个月到学校,我是第二个。看到我的时候小雨特别兴奋,说总算有人陪她了。我问她为什么来这么早。结果不经意的一问,引出了她很多故事:小雨的家在一个贫困村。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他的父亲却只把她送到北京就不再送了,因为火车票钱不够。而她之所以提前这么久报到是因为她的父亲把她送到北京后还要出去打工。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她故事的影响,从那以后我觉得我最常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办法,谁让我家这么穷”
小雨大一时想做些寝室里的小买卖,为了图便宜,放弃了正规批发市场的进货渠道,选择去路边摊买了2000多支中性笔。结果回到寝室发现2000多只中性笔能写出字的不到两百支。她唉声叹气的说:还不是因为我穷,想着多省些钱嘛。
大二的时候,本来就有神经衰弱的她为了少付些寝室费,从四人寝室搬到12人寝室。她说:我哪有钱住四人寝室,睡不好就睡不好吧。
大三准备考研,她宁愿去花几倍的时间去自习也不愿意花几百块钱报可以缩小复习范围的划题课。她说:太贵了,够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她真的是很穷苦。但实际上不是。小雨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做家教打工,每个月会到赚到2-3个月的生活费。每个学期小雨都会拿到特困生助学奖学金,除此之外,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拿到学院的奖学金。后面这笔数额不小,在当时几乎是一个普通学生大半年的生活费。小雨家虽然贫困,但并无外债,家里的父母正当壮年,有劳动能力。而且当地生活消费不高,所以按照她当时的收入,不但贴补家用绰绰有余,还会盈余很大一部分。我想不出一个花季的女孩子为什么要把自己生活的如此困难,为了省钱,全年几乎都只穿着校服,北方的冬天非常干燥,她却连大宝都舍不得用,更不要说一些化妆品,小首饰。我只能理解也许在她的世界里,她真的非常困难,她已经习惯让家人过得舒服些,然后更舒服些。即使代价是让自己过的很辛苦,即使代价是放弃了更好的机会和更长远的自我投资。比如,
大四的时候,小雨考研失败也放弃了考研。她说:有读研的时间不如多挣些钱!
找工作的时候,放弃了一个国企的校招机会。只因为另一个工作工资更高。她说:我现在需要钱,我要养家,哪家给的多就去哪家吧。
毕业后第二年,她说她要结婚了。我为她高兴,她却说:像我这样的,能把自己嫁出去真的太不容易了。
再然后,知道她生了个儿子,再然后就很少看到她的消息……
2
毕业十周年的聚会,小雨没有到。后来联系到她,知道她那时正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刚刚离婚,孩子判给了对方。工作十年,却依旧只是个主管职位,晋升不上去,瓶颈严重。只是她说话的内容还是老样子:“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也不想,可我哪有能力自己抚养孩子”“谁让我没钱讨上司欢心”“我哪有时间和余钱去学习啊”“什么都别说了,只怪我命不好”……
我其实很想告诉她,我们班的另一个贫困生,当年和她一起拿助学奖学金的男同学小魏现在已经是一名身家8000万的商人。我想告诉她,小魏毕业后一年便还清了所有助学贷款,然后便开始大量的自我投资,用他的话来说,那段时间过的太艰苦,赚些钱就去学习,去进修。公司成了自己的家,并不是多爱工作,而是可以在公司蹭网蹭水蹭电。有段时间旧房到期,新房没有找到,硬是赖着脸皮在公司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地铺。但小魏说:“那又怎样?苦只是一时的,我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以后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回报。”
放下电话,我在想到底是贫穷的生活带给了她不幸,还是她赋予了自己贫困的生活?
一时之间我觉得生活其实对这个女人很包容,但是她对她自己很残忍。她本来拥有那么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却硬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可怜人。
3
小雨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她把贫困定义为无法摆脱的命运,把贫穷当成了她与生俱来的烙印,贫穷的思维也就成了习惯,当贫穷变成了她的生命属性,内在的不配得,自卑和焦虑也跟着随之而来。当她的心中充斥着这些消耗性的能量时,她的焦躁的目光自然也就只能顾忌眼前的苟且而无法触及远处更好的事物和目标。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曾做过一向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研究表明,穷人的思维在于注意力被贫穷过分占据,从而引起认知,智力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的失败。而长期的贫穷会培养出“稀缺式头脑思维”,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宽带”心力。也就是说,一个穷人,会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而没有任何“宽带”心力来考虑投资和发展等长远的事宜。从而进入贫穷的恶性循环。
小魏的成功就在于他跳出了这种“稀缺式头脑思维”,他知道贫穷的只是他的出身,但不意味着伴随他一生,而且他有能力改变这个状况。当他看到贫穷只是他一时的体验,他的思维就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把对贫穷的焦虑转移到对过程的把控和解决方法上。
我们也许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我们也难免会在人生的长路中遭遇低谷和挫折,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命运一时的玩笑而不能把它当做我们使命。
4
我在装修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因为自己要工作,又不想父母劳累,所以打算把装修工程全部外包给装修公司。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小刘和他的老婆,还有他的所谓的装修公司。说是公司其实只能说是自己组织的装修大队,没有办公场地和资质证书。住所就是办公室,除了客厅用于办公外,其他两个房间里里面住着大大小小6口人,包括卧病的父亲和来城里打工的妹妹。说实话,如果不是好朋友拍着胸口推荐说靠谱,我是断然不敢把十几万的装修合同交给他们来操作的。
装修过程中遇到一个小插曲,贴卫生间墙砖的时候,原本合同里定好的款式缺货了,恰巧我人在新加坡出差,小刘只能发给我几个备选的图片让我选。可光看图片我完全没有概念,索性让他拿主意。半个月我回到家,效果让我意外惊艳。后来才得知,小刘是自掏腰包买了更贵的款式。他说,看得出来我对备选的几个款型都不满意,这事儿错在他没有及时进到货,所以自己贴钱也要把它装修到我满意。
他知道这个行业口碑有多重要,所以才会把质量和信誉看的那么重要,才会自己贴钱也要让我满意。我也当然不出意外的给他介绍了几个要装修的邻居,我的第二套房子也又交给了他。
小刘如今在我们家的楼盘买了一套大三居,和我成了一个小区的邻居。还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她老婆摇身变成了设计副总,下面带十几人的设计师团队。他说,他的很多老客户都是这个楼盘的,新客户也是这些老客户口口相传推荐的,一定要把家安在这里。
回想起当年小刘说的一句话:“姐,我知道你现在看我不放心。装修款你只付我20%的定金吧。你放心,我以后是要开公司做大的,绝不会拿信誉开玩笑。我会让心服口服的付剩余的80%。”他一点都没有说大话,把公司做大是他切切实实的一个目标。因为这个小伙子从不认为自己会永远挤住在租来房间里,和小魏一样,他知道贫穷困苦都只是暂时的,把眼光放长远才是最应该做的。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心态,因为一个人贫穷的心态是一切贫穷的根源。当我经历人生的低谷时,想想你更愿意成为谁?是掉进贫穷漩涡的小雨,还是勇于跳出贫穷思维的小魏和小刘。我相信,你一定有能力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