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扛,谁不硬扛?
这是达峰兄的名言。
第一次听到,是在《书林七闲》的新书发布会上。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比照片上显得年轻。平头,较瘦,一条淡灰色围巾双过来围在脖子上。算得上英俊,或者说潇洒。
他嗓门很大。发言时,不知道是方言的缘故,还是人太多,要不就是他说话太快,反正我是没听懂几句。但是这个“硬扛,谁不硬扛?”倒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们往往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可是我觉得那好像还很肤浅,因为人的大脑是有限的,无限的是人的心胸。脑子里想的事,转眼会忘,心里装着的事儿,一辈子或者都忘不了。
达峰兄属羊,算来也五十多岁了。十几岁时,从老家碾转各地,最后定居天津卫,五十年的风雨过来,这句话应是肺腑之言了。
达峰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诚直爽。他一点儿都不避讳幼时的贫穷,青年时的困顿……一路的颠簸,一路的寻觅,一路的心酸……然后才是一路的收获和喜悦。
他没上过多少学,可是他却写了书;他没学过画,却是一个不错的画家;他没学过书法,却有着过硬的书法功夫;没学过篆刻,许多的名人大家都喜欢他的作品;且不说他极丰富的收藏品了……
现在说他功成名就,也不算过,可是他的成功之路有多曲折,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年初,达峰兄的两本书《双吉羊》和《磨合乐》的新书发布会在包头举行。与会的很多人都对他的成功赞不绝口。其重点之一就是没有上过学,可是却有着如此显赫的成绩。言外之意就是不一定要上很多学,也会有成功。
可是达峰兄却有着与旁人不同的见解,他动了感情,有些哽咽。
他说,付出只有自己知道,起初每次与有学问的人交往,都提前在家把要说的话背会,第一年,假的,第二年假的……第五年,假的……第二十年一切就成了真的了。
读书是背地里读的,不是读给人看的。
读书要善择,不是什么书都能读。
……
包头全国十大藏书家冯传友老师说,假如一个班级有50个同学,你比那49个同学多读一本,学问就多一本,多读5本,学问就多了5本……
那么,达峰兄每天在书海里遨游,他怎么会没有学问呢?正像他所说,书存了一屋子,偶尔,夜深人静,就感觉一屋子作家与他对话……
天地万物皆有灵。我想学问也一定是有灵性的,当你寻找它,渴慕它的时候,它也一定在寻找你,渴慕你,因为你们彼此欣赏,彼此爱慕。
有一句话特别适合他:“学生与同时代的最有涵养的人接触,并从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教育,却勿需花钱”。而达峰兄,他虽没有在学校里读过许多的书,可是他与这个时代最有“涵养”的人在一起,与这个世界的千千万万的人在一起……摸爬滚打几十年,历练、摔打、用心、向上、坚持……这“更有价值”的教育,与校园里的教育,怎可同日而语?或者说,有什么可比性呢?
他像一棵小草,虽出身荒野,虽孱弱瘦小,可是它有阳光照耀、有溪水环绕……它紧紧地抓住大地,拼命地向上生长,那么,阳光就是它的,雨露就是它的……它们围绕着它,它们为它所用,它成了主角。
达峰兄,一路走来,有荆棘,有坎坷,可是,你终于看到了鲜花铺满地面,那不是偶然,那是是对坚持者,奋斗者的奖赏!
我想说: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么,学习是你的权力。
如果,你不再是一个学生,那么,奋斗就是你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