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刻意学习》这本书时,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到的一个词让我印象深刻,“瞬间最佳决策”。这个词指在短时内对当下情境进行判断并选出最佳决策方案,这是专业高手的必备能力之一。
做到瞬间最佳决策,需要在脑海中快速对当下情境给出尽可能多的应对策略,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有些场合和领域对这种能力有高度要求,越是专业优秀人士就越具备这种能力。
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优秀球员的眼里不只有球,更有全场局势,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他需要短时内在脑海中构想出多个方案,把球传给谁,怎么传?然后用最快时间作出最佳决策。
比如外科医生,他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一边操刀,一边对当下时刻保持监测,以备出现意外即时应对并作出最佳决策。
再比如棋手,在对弈时,对手每走一步棋,他都会针对这步棋盘算出多种方案,然后选择出最佳决策的那一步。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天赋,但其实是通过巨量的积累练习已经内化成了本能反应,瞬间就能作出最佳决策。安德斯·艾利克森认为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掌握的,书中有具体阐释,这里就不作细说。
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把决策比作金字塔的话,可以分为五层:
第一层是瞬间最佳决策;
第二层是最佳决策,虽然无法瞬间作出,但却能通过比对多种方案作出最佳决策;
第三层是及格决策,无法找出最佳决策,但作出的决策也算及格;
第四层是不及格决策,作出的决策通常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一层是不具有决策能力,遇到问题只得找他人寻求帮助,让他人代做决策。
我们大多数是具备决策能力的,只是决策质量有高低之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瞬间决策的偏好,在遇到问题时当下就作出决策,当然这种决策并未全尽可能方案,只是凭借有限经验在判断,仓促之下的决策大多只是及格或不及格方案,很难作出最佳方案。
如果想做到瞬间最佳决策,我们就需要从瞬间决策走向最佳决策,最后实现瞬间最佳决策。如果不是十分紧急需要当下立即作出反应的事,那就调动有限理性,尽可能多地去思考可能方案,最后在多种方案中进行比对平衡,选出那个最佳决策来。
当最佳决策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后,就可以挑战作出最佳决策的反应时间了,这是专业高手们已征服的高点,同时也是他们比拼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