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本质上来说,也正是一种爱的流转与平衡。许多学生一心苦学或厌学、叛逆、抵触,其实都是师生间爱的流转不畅。一心苦学的学生往往是个人奋斗主义者,他们往往不与老师积极沟通,常常一学期下来对老师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学生表面上努力刻苦,学习收效却不大,他们出于种种因素如面子、胆怯等而极少与老师沟通交流,自己学得封闭、死板;当然那些厌学的学生更主要的是对老师爱的抗拒,对知识或者作业的抗拒,师生间是爱的断裂。
因此,学习效率的提升,根本还是要从师生间爱的流转自如上努力,让师生间成为交流畅通的关系,这才是健康的关系,从而,学生完全地接受老师的爱,老师完全地施与自己的爱,那些什么所谓的学科知识应当是爱的伴侣,而不是交流的全部,说得简单些,想提高成绩的最好办法,就是搞好师生关系,师生见面,有喜悦心,何愁不能快速提高成绩。在此特别反对学生参加什么辅导班,凡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多数是日常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而学习效率的低下,恰恰是与自己老师沟通不畅,从老师那里得不到应有的爱的信息,于是从课外辅导班中寻找心理的安慰,如果能从辅导班老师那里得到一种畅通的爱那自然是好,但实事往往相反。
学生与老师,班级其它同学,组成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各有自己的序位,这种序位就是爱的传递。但往往因为种种因素,这种爱的传递常常流转不畅,而造成师生间天天见面却形同陌路,教师在施与爱时附加了无数条件,学生在接受爱时挑挑捡捡。爱,被打了无数折扣,以至于让人感受不到还有爱。教育的目的本是要发展人,却也因此而阻碍人的发展,学习的目的本是要发展自我,却也因此阻碍了自我的发展。
用一种颗喜悦心接纳老师,用一颗认同的心接纳知识,这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接纳,才有消化,只有消化,才有滋养,只有滋养,才有强大。强大真的无需求诸于外。师生间这个系统内部搞好了关系,远远大于外求辅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