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宗宣德初年,就曾纂修“成都府志”,后因种种原因,未能修纂完成。明宪宗成 化十二年(1476),李敏等人编修“成都府志”,共完成二十五卷,但在天启初年就已散佚, 不可稽查。我们现在所见现存最早的“成都府志”,为明代天启元年(1621)刊本的《新修 成都府志》。此本《新修成都府志》在李敏编修的基础上完成,为海内孤本。4全书中最有 史料价值的为舆地部分,该志书中总共有成都舆图三幅,分别为《府治合属郡县总图》、《府治合属郡县山水名胜图》、《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是研究明代及之前成都城城市变迁的重 要史料。
其中《府治三衢九陌宫室图》最为直观地展示了当时成都府城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 该图由外城和内城以及两江之外三部分构成。城墙、城门、城楼均用立体写景法描绘;三部 分的地理空间使用政府机构、文化单位和教育单位为代表的人文地理景观来填充。其中蜀王 府东侧的长使司、按察司、提学道、都司与清军察院、茶局、税课司间有南北向道路,与察 院、都察院等有东西向通往东城门的大路阻隔。蜀王府南部的府学、南渎庙、六贤祠、文昌 宫、城隍庙、贡院等文化场所间未有道路阻隔。城外多用双实线表示河道,以单虚线表示道 路;而城内则皆用双实线表示,用以强调府城内的干道。外城和内城以及两江河道呈现出同 心圆结构,实际上外城呈现出北东走向,而内城呈现出南北走向。此图中所绘制的成都府街 道已经凸显出一定的规律性,街道横平竖直但并不处处相连,基本上保存了某一功能区的完整性。 明代的城墙与以往不同是的,在唐代罗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大城,而原来的子城则被修建为明蜀王府。明代的大城仍然保留了原来罗城不方不正不南不北的走向,但是蜀王府却是 按正南正北向规划建筑的一座方方正正的新城。而这样的城墙格局和蜀王府的布局,则奠定 了六百多年成都城的基本城市形态。
明代成都城内密布各类宫殿和官署,成都府东西各有成都、华阳两县,两县共治省城成 都。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城中心的蜀王府,也就是成都老百姓口中的“皇城”。图中还表现 了成都府城内大量的拥有教化功能的宗教场所,道教、佛教等都十分繁盛。“崇祯十七年, 张献忠陷成都,十一月庚寅即伪位,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曰西京”,1蜀王府最后竟为叛 乱者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