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容错率”高的人吗?》读后笔记
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他的论文里说:“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待的时间太长了。”文章通过四个角度对误机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假设你到机场登上飞机的时间是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假设均值是2h,标准差是0.5h,提前2.5个小时就有84%的概率赶上飞机你愿意为了不延误飞机提前3、4个小时出发吗?
第一个考虑的角度就是成本,其实就是期望值计算,假设延误改签一次需要在机场多呆5个小时。可以发现提前2个小时出发最合算。
提前时间 | 延误概率 | 机场等待时间 | 改签等待时间 | 期望值 |
---|---|---|---|---|
2h | 50% | 0 | 5 | 2.5 |
2.5h | 16% | 0.5 | 5 | 4.28 |
3h | 2.50% | 1 | 5 | 4.9 |
第二个考虑的是“风险控制”,其实人们对意外的态度。大部分误机并没有严重的后果,只会打乱订好的计划,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带来心理的不适,其实并不算风险。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会议或者面试我们都会留下足够的buff提前几天到达。《反脆弱》的观点是如果正常太正常了,连一次误机都没有,那真正的风险到来时,就不知道如何应对。
第三个角度是规则意识。文中提到有些人因为不喜欢在机场等待登机,而积累的丰富的误机后快速通行和改签经验,并且觉得他们喜欢应对复杂变化的情况,挑战规则。我觉得作者观点并不正确。他们并不是挑战规则,而是意识到了另一种规则的存在。我曾经误机,值机人员告诉我走快速通道过安检,顺利登上飞机。对于日均人流量几十万的机场,哪怕误机的人万分之一,每天也有几十人,机场也会制定相应的规则帮助这些误机的人。如果没有误机,当然是无从知道这些规则。如果能意识到误机对一个群体并非孤例,而该机场有一定的服务意识,能够推测出有这种规则存在的可能性。即便没有意识到,也要主动的问一问。
第四个角度是完美主义情结。希望事情不出错。这种心理我倒是没有,我只是觉得麻烦。不过完美主义确实会对一些结果不确定的活动产生影响,比如投资等等。
容错率就是容忍错误的程度。毕竟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如果容错率高的话就能采取更多的行动。如果无法避免错误,就要降低错误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