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就当感恩
01
阿姨这几天不在家。只有欣欣和阿胜在家。欣欣要准备两个人的一日三餐。
欣欣平常自己准备早餐基本上都是:燕麦粥、馒头、鸭蛋。
今天早上欣欣出去买早餐:馒头、油条。
欣欣给自己准备的早餐:油条、燕麦粥。欣欣给阿胜准备的早餐是:燕麦粥、馒头。阿胜看到餐桌上,没有油条。他不满意地问欣欣:“怎么没有油条?”
欣欣知道,阿胜并不是很爱吃油条,只想换换口味。但阿姨那天离开家前,特别交待欣欣,阿胜不能吃油腻的菜。欣欣想到这里。在今天的早餐当中,没有为阿胜准备油条。
阿胜不高兴地说:“天天吃馒头,都吃腻了。”欣欣笑着说:“明天早餐还是馒头呢。”结果阿胜说:“只喝燕麦粥。”欣欣听着这话,就微笑着说:“这样你能吃的饱?”
阿胜不满地说:“吃不饱,就催你早点做午饭。”如果阿姨在家。她会为阿胜准备,他爱吃的面条。
由于欣欣不爱吃面条。阿姨不在家,欣欣就没有想着要煮面条。这些天当中,只有那天晚餐,欣欣特地为阿胜准备了面条当晚餐。
欣欣有时候问阿胜:“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吃的,你自己买来……”阿胜自己也说:“随便!你煮什么,我就吃什么。”
今天欣欣听着阿胜说:“天天吃馒头,都吃腻了。”
欣欣想说:“阿胜,当你嫌弃馒头吃腻了。你可想过,有多少人在饥饿当中,他们想吃一口热馒头,都是一种奢望。”
02
欣欣想起曾经奶奶讲过的那段心酸历史。
那年,闹饥荒,很多人都没有吃的。有的家庭孩子很多,因为贫穷,家里又没有吃的口粮。为了几个孩子,能活下去,有的家庭不得不把孩子送给地主家庭。有的家庭把孩子给不能生养的夫妇。
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即使一个家庭能多生几个孩子,就算有的家庭能生7-8个孩子,但谁也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走。
那年闹饥荒,为了活下去。奶奶无可奈何把最小的儿子送给地主家了。最小的叔叔给地主家时,他才2岁。
奶奶看着小叔的衣服,双眼通红。由于饥荒,奶奶只能顾眼前的5个孩子。
03
当时饥荒,很多人的田地没有出产粮食。奶奶说:“一家人,从吃干饭,到后来只能天天喝粥。”最后连粥都没有得喝。一家人的三餐总要解决,不然一家人都得挨饿。
有一天,到了做饭的时间点,奶奶打开米缸,看见米缸底,连一粒米都找不到了。奶奶当时,心慌了,“这下该怎么办?就算自己不吃,但孩子们该怎么办?”在奶奶身边的孩子,小的只有5岁。大的孩子才17岁。”闹饥荒,这些孩子要吃什么?
爷爷当时,坐在凳子上发愣,想不出什么办法。
当时只有5岁的姑姑对奶奶说:“妈妈,我饿了。”其他几个大的叔伯、姑姑都知道奶奶的为难。他们拉着5岁的小姑说:“妹妹乖,你喝点水,就不饿了。”
奶奶看着,另外一个缸。她知道,那缸里装的是米糠。奶奶想出一个办法,把米糠熬粥,就算难以下咽,总比一家人挨饿好。
这样,奶奶把米糠熬成粥了,分别给5个孩子,一人一碗米糠熬成的粥。5岁的小姑,喝了一口,对奶奶说:“妈,这粥好难喝,我实在喝不了。”其他的大伯、叔叔、姑姑他们都忍着,一口一口的喝完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都过了半年。半年后,连缸里的米糠都没有了。
04
奶奶又心慌了,这下该怎么?爷爷安慰奶奶说:“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日子会过得下去。”
奶奶看着,辣木,心生一计:把树叶,熬汤喝吧!奶奶就着几个孩子,一起去摘树叶。奶奶带着竹篮,装满了一篮子。奶奶把树叶洗干净,熬成了汤,大伯叔叔姑姑,看着树叶汤。
他们只能这样一餐又一餐度日。
奶奶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摘树叶,连树叶都摘光了,这下该怎么办?聪明的奶奶,想到了一个办法,叫孩子们一起帮忙剥树皮。
大伯、叔叔、姑姑剥着树皮。小姑姑的手指都酸了,一两个小时候,小竹篮才装满。奶奶把树皮熬汤,等树皮熬汤好了,叫孩子们一起喝。不满6周岁的小姑姑,撒娇地跟奶奶说:“妈妈,我可以不喝吗?”
奶奶面对最小的小姑,故作坚强地说:“我们只有树皮汤喝,不然只能挨饿。”小姑姑貌似听懂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碗里的树皮汤喝完了。
这一年的饥荒,终于结束了。
欣欣听着奶奶讲到这一句话,才松了一口气。不然,哪里有欣欣的爸爸……
现今我们的生活,虽然物质丰富,但请你不要挑剔。有吃,我们就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