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活的填充,我们甚至会忘记自己的孤独。
凌晨六点看完了《旅行终点》,关闭播放器之后,就在寝室的吊床上想了很久,因为自己的“庸碌无为”,早已经堕入孤独这个陷阱了,不过竟然还很沉醉,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尽管不被世俗认可,那就是:负面的东西虽然让自己很糟心,但是它至少真实,它没有遮掩,让人觉得自己还活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逃离地球的氧气。
这部2015年的冷门电影,甚少有人了解,这次推荐给大家,并不是希望你也陷入孤独不能自拔,而是这种贯穿整部电影的谈话,能让你至少在生命的某个状态中体会一些自动过滤的东西。
电影讲述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大卫-莱普斯基(杰西-艾森伯格)采访突然爆红的作家大卫-华莱士(杰森-席格尔),两人在为期数天的采访谈话中发生的事情,从开始的适应阶段,到慢慢的熟稔相处愉快,再到产生矛盾,最后彼此交心,这种一般剧情演变的过程用在单线条的电影中,甚是有用,它至少剥离此类电影的枯燥和单调,毕竟主要部分就是两个人谈生活、家庭、文学等等,不免会让人觉得有过于“苍白装逼”之嫌。
但是本片并没有让你的眼睛离开屏幕的打算,力求每次谈话都能有所感悟。比如有次莱普斯基问华莱士的爱好时,他们讨论起了看电视,华莱士觉得看电视和自慰一样,都是会让人精神愉快、或者肉体愉快的行为,但是他们都是不真实的,他觉得那会分离真实生活的愉悦和虚拟愉悦的感受。
这倒说的相当恳切,不仅是看电视和自慰了,如今的生活中有多少东西是我们凭借虚拟营造的欢乐来取悦自己,它们试图将我们和生活分离,成为独自待在虚假盒子中的马戏团观众,欣赏一场场滑稽无聊的视觉假象,而作家貌似对此感受更深。
而当两人的采访逐渐开展,我们慢慢感受到华莱士的孤独和空虚,这种空虚不是因为缺乏物质,而是“精神危机”,最后他的自杀也像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他自己觉得和别人不可能走的太近,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注定是一个人的沉思,甚至如果过于亲近别人,都是对他人情感的利用,所以他34岁还没有结婚,一个人带着两条狗独居在伊利诺伊州的冰雪世界。
甚至当他在莱普斯基临走的时候,也说道:“我确信,你不会想成为我!”莱普斯基当然回答不会,但是我觉得那是基于他同样身为作家的骄傲,而不是内心的实话,我们从片头就可以看出端倪。电影开始的时候,是莱普斯基的新书读书会,但是到场的人相当稀少,而且在场的人也都是无精打采,自己的好友也都在酒吧里,没有为自己的读书会捧场,相比于后来华莱士的新书签售会,判若两然。
他其实想获得和华莱士一样的声名,只是他没有直接说出,但是从他那句:“那么多人看过你的书觉得很棒,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愉快的事吗?”我们看到了他的艳羡,但是华莱士的孤独气质,或者说他的悲观态度决定了他即使对这件美好的事情也报以悲观,就如同他说的:
等过几年我们再讨论这个,我的经历告诉我,现实不是这样,越多人称赞你,你就越害怕,自己有所欺骗,你能理解吗?得到很多人关注的同时,就会很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如果负面的评价伤害了你,它们对你的潜在影响就会增加,小儿科就升级为中级预警了,其实,一部分的我是渴望很多人的关注,并认为这是很棒的,我想让大家都认识我,我想这也是我们两个的共同点之一。
先前他也说过,其实他害怕这种过多的关注,糟糕的不是他不喜欢这种大量的关注,而是他害怕失去这种关注,当一个人享受并且习惯这种集体的瞻仰,一旦他失去这种瞻仰,他会感觉莫大的落差,这就是他的感受。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让我们知道生活的真实和无奈,它是一种接近苍白的孤独感,如同莱普斯基最后拉开华莱士书房窗帘的那一幕,伊利诺伊州冬日的雪景反射着空洞的白光,让莱普斯基的剪影像是从华莱士思想中走出的人物。
当我们看过这部负能量爆表的电影就会发现,其实不管是华莱士,还是莱普斯基,他们都代表着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是孤独的一族,比如对于婚姻,莱普斯基觉得它很难找到能够和自己步调一致的人过一辈子,而华莱士更是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的侣伴。
所以对于他们,或者是类似于他们中的我们,你可以躲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负能量的东西,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华莱士12年后的自杀,还是片头貌似莱普斯基独居式的生活场景,都是一种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