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能在网上看到学生犯错,老师管教学生不当而被处分的。最近又看到一条因老师骂学生而被停职,对此引起网友的各种评论,有的为老师抱不平,有的说老师不要管这样的学生,也有的说这老师没本事管住这样的学生……
对此类事件,有没有可以遵循的好方法或原则指导老师去做呢?其实,教育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事。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指出“必仁且智”。
“必仁且智”是说,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在教育学生时,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要用科学方法指导教育。但是只有仁爱而无智慧,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理论而无仁爱,学生也可能不会听从你的教导。
一、教师要如何做到“仁”呢?
首先,“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就是说教师要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
教师不能和学生一般见识,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其身正,不令则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格修养,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觉悟高了,举止儒雅,自然会让学生折服。
第二,放下对名利的执念。不要为了提高成绩而失去对自己言行的控制。
现今,应试教育要求教师教出成绩,学生水平又良莠不齐,这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巨大。在压力之下难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对学生要求过高,这是造成师生矛盾的根源。所以,教师要做到“仁”就要先放下对名利的追求,把提高学生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懂得尊师重道。
第三,教育学生不能靠强硬的手段。兵法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有一个故事:寒冷的北风和温暖的太阳比赛,看谁能先把路人穿着的大衣脱下来谁就胜利,结果肯定是太阳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理学生问题,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为他们好。当然,教师要是有一点儿的虚假学生都是能看出来的。这需要老师自身修养要高,要真的尊重学生,平时与学生相处要以心换心。
二、教师要如何做到“智”呢?
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为老师要无时无刻琢磨学生,也就是要关心学生。学生家里的情况是什么,他们苦恼是为什么,高兴是为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老师都要走心。教育学生之前若不了解学生,很可能会碰壁。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教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甚至向兵法学习。
一味地教书,总是与课本打交道只是原地踏步。一个教师要成长就必须学习。可以向同事请教,可以从网上查找,也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在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就不会迷茫。
心理学是总的思想指导,教育学有具体方法可循,名师有高明的教育技巧。
总之,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教育不能看成是简单的事,师生关系是永恒的矛盾关系,所以教育者不能轻敌,要学习。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用“仁爱”结合理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书本可能有较大区别,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教育者使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可是学生会一一破解教育者的方法,问题总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是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仁”。教师要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前提是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总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仁且智”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建议那些脾气不好,性格急躁的老师在办公室墙上挂上这几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提醒自己、勉励自己。